农业信息化推动我国农业经济进展初探农业信息化推动我国农业经济进展初探 [摘要]:进展农业信息化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分析了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经济进展中的作用,并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所面临的的问题,提出进一步进展农业信息化的策略。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农业经济 一、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及作用 (一)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农业信息化是指人类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中,这些现代信息技术既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通过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所有的信息资源来形成农业信息产业,进而推动农业经济和社会全面进展的过程。其涵义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其内在作用,农业生产活动也越来越依赖信息资源,即信息和知识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源和进展动力;二是其外在形式,即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信息农业加速了对传统农业的升级改造。 (二)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进展的作用 1.农业信息化有助于转变我国农业进展方式 当前我国的农业进展面临着两大挑战:即资源紧缺和资源浪费。据统计,我国消耗了世界上 25%的化肥和 30%的农药,但利用率却不足 35%,浪费十分严重。因此,我国农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进展方式迫切需要进行转变。而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的现代农业,不但能够改造升级传统农业,而且还能加速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高效化和自动化,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 2.农业信息化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与传统农业不同,农业信息化是建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精确而有效的信息支持:产前, 要根据消费的变化、市场供求状况预测等信息指导农民确立生产门路, 进展产销对路的农产品;产中, 要根据个生产要素信息, 在各阶段各环节上实行生产控制;产后, 要根据市场消费信息确定农产品的包装、价格、销售渠道等营销策略。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贯穿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从而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3.农业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 信息技术将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和市场交易有机结合并延长产业价值链,这就减少了流通环节和交易环节,能够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了市场透明度,从而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农民若将农业信息与生产结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