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 2014 年高考语文 研讨会资料 2014 年新课标语文高考复习策划 总论:概述时间:2013.9—2014.5任务:(1)高考大纲中的考试内容 (2)与高考大纲考试内容相关的近三年的高考试题 (3)与高考大纲考试内容相关的语文课本内容复习 (4)文化素养的积淀和储备 (5)应试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6)拟定全学年的复习计划总论:试卷结构与考试内容第Ⅰ卷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第Ⅱ卷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六、写作(60 分)总论:试卷结构与考试内容之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词语(实词、虚词)、信息筛选、概括分析翻译(二)古代诗歌阅读(1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初中(50 篇)高中(14 篇)总论:试卷结构与考试内容之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题(9 分,每小题 3 分,3 小题) 成语、病句、连贯,字音、字形、词语、标点、 修辞 、得体主观题(11 分,5 分、6 分,2 小题)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连贯,扩展、压缩、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总论:文化素养的积淀和储备(1)文学常识 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发展简史,文学理论常识、语言学理论常识(2)文化常识 中外历史发展简史、中外地理常识,重大历史事件、现当代社会热点焦点(3)基本见识 认识和理解他人观点,积累人类文明史上对所讨论问题的观点及内容 得体周密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总论:应试能力(1)克服过分紧张和焦虑情绪(2)在过易过难试题面前调整心态(3)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试题(4)在应激状态下写作文(5)从宏观整体上安排答题时间并完成完成套题总论:拟定全学年的复习计划复习内容的安排 9 月,课本复习 10 月—4 月,考纲内容复习 10 月,语言文字、写作 11 月,文言文阅读、写作 12 月,古诗词、名句、写作 1 月,论述类文本阅读、写作 2 月,文学类文本阅读、写作 3 月,实用类文本阅读、写作 4 月,写作、综合训练、应试能力培养 5 月,课本复习、综合复习、应试能力培养复习考试的安排 命题计划 考试计划应试培养的安排分述:(一)现代文阅读之考试内容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