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 2014 年高中数学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1课时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集、交集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有关集合并集、交集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能用图示法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3.掌握两个较简单集合的并集、交集的求法.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了解并集、交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又高于生活.2.通过对并集、交集概念的讲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能力,使学生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3.探究数学符号化表示问题的简洁美.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共性存在于个性之间,“并”能够产生特殊的集体,有包容现象,小集体可合成大集体.教学教学重点并集、交集的概念.教学难点并集、交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具准备投影仪、打印好的材料.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些统计,符合条件的同学请举手.第一项统计:“我班 45 名同学中爱好数学的同学请举手”(喜欢数学的同学举起了手).师:我们可以用集合 A 来表示我班 45 名同学中爱好数学的同学.第二项统计:请爱好物理的同学举手”(喜欢物理的同学举起了手).师:我们可以用集合 B 来表示我班 45 名同学中爱好物理的同学.师:第三项统计:请我班同学中爱好数学或爱好物理的同学举手(喜欢数学或喜欢物理的同学举起了手).师:同样,我们可以用集合 C 来表示我班 45 名同学中喜欢数学或喜欢物理的同学.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用图来表示,我们看下图(用投影仪打出).我班喜欢数学的同学我班喜欢物理的同学AB师: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什么?生:我班喜欢数学或喜欢物理的同学,即刚才所说的集合 C.二、讲解新课1.并集(问题 1)师:大家说得很对,就是集合 C,试问这个新集合中的元素与集合 A、B 的元素有何关1系?生:它的元素属于集合 A 或属于集合 B.师:对!我们把所有属于集合 A 或属于集合 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 A 与 B 的并集.由此引入并集的概念.(问题 2)那么你能用适当的方法将 AUB 表示出来吗?生:描述法:A∪B={x|x∈A 或 x∈B} 师:并集定义的数学表达式中“或”字的意义应引起注意,用它连接的并列成分之间不一定是互相排斥的。x∈A,或 x∈B 包括如下三种情况:①x∈A,但 xB;② x∈B,但 xA;③ x∈A,且 x∈B.由集合 A 中元素的互异性知,A 与 B 的公共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