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关文献综述(一)问题的提出目前,在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上,汽车消费主要通过现金购买和汽车贷款这两种常见的方式。而通过融资租赁方式销售的汽车数量,在中国汽车总销售量中所占的比例,更是甚少。目前全球每年汽车销售收入约13200亿美元,其中28%是现金销售,约72%是融资性销售。在72%的融资性销售中,新车销售占55%,旧车占45%;在具体销售形式中,贷款占77%,融资租赁占21%;在地域分布上,北美占45%,西欧占29%,世界其他地区占24%,年增长率人约在2%-3%左右。而目前中国贷款购车的比例只占汽车总销量的16%左右。这一数据大大低于全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作为世界汽车最大的新兴市场之一,其汽车产业正面临一次巨大的发展变革,这也为汽车融资租赁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正是国内汽车行业与汽车消费者对于汽车融资租赁业务的庞大需求才得以让汽车金融市场快速的蔓延,本文通过对汽车租赁市场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研究,找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了解国内汽车融资租赁市场,做出正确的发展规划,使我国的汽车租赁市场更加的成熟。本文以平安租赁为例,描述我国汽车租赁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平安租赁的业务发展模式以及运营模式,以供其它汽车金融企业借鉴,借助平安租赁的风控模式来调控汽车租赁市场出现的各种风险,以平安租赁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我国汽车租赁市场未来的发展状况。(二)汽车金融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及趋势从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来看,汽车融资租赁的理论还没有形成,它是融合在金融、经济、管理理论中,属于管理学、经济学理论范畴、是管理学、经济学的交错运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和相关行业专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汽车融资租赁进行研究。一个方面是将汽车融资租赁作为汽车消费形式,指出消费者为什么会选择融资租赁形式购车。如StephenE.Miller(1995)在《EconomiesofAutombileLeasing:TheCallOptionValue》一文中,从融资租赁购车的经济实惠方面研究,比较了融资租赁购车与全款买车的优势。PhilipJ.Trocchia和SharonE.Beatty(2003)在《Anempiricalexaminationofautomobileleasevsfinancemotivationalprocesses》一文中,作者从消费者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几个方面分析,从中找出消费者选择融资租赁购车的原因。杜平与张学昌(2003)在《汽车融资租赁和汽车消费信贷比较分析》中,将汽车融资租赁与汽车信贷做比较,分别从风险状况、首付比例、手续流程方面指出融资租赁的优点所在。JessieX.Fan和JohnR.Burtor(2005)在《VehicleAcquisitions:LeasingorFinancing》一文中.对汽车融资租赁和汽车消费信贷的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美国市场的调查分析,研究汽车消费者偏向选择融资租赁业务的原因。SrabanaDasguplaS.Siddarth和JorgeSilva-Risso(2007)在《ToleaseortoBuy?AAtructuralModelofaConsumer'sVehicleandContractChoiceDecisions》一文中,建立出消费者在购车时选择的一个模型,同过这些模型数据的反馈,得出消费者在消费选择时眼光比较短浅,他们会首先选择第一次支付比较少的方式,不管的后期成本有多高,会产生多少利息,即使这样,消费者还是会选择分期购车而不是直接购车。另一个方面是把汽车融资租赁作为汽车金融的一部分对其进行研究。如汽车金融研究专家王再祥博士(2003)在《汽车金融》一书中,将汽车融资租赁融入到汽车金融中进行研究,对汽车金融的发展策略、发展方向、融资结构,如何开展,信用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赵山儿(2006)在《浅议我国汽车融资租赁业》中,指出我国汽车融资租赁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征信体系不完整,相关政策不够完善,缺乏风险控制意思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刘笑笑(2007)在《我国汽车金融产品的创新研究》一文中,着重讲述我国的汽车金融该如何快速发展,首要任务就是创新,从加强风险控制以及向二手车市场发展等方面,提出快速发展汽车金融租赁市场,根据消费者的不同情况应采取不同的融资租赁模式。陆晓龙(2008)在《汽车消费金融研究》中,主要分析了汽车融资租赁和汽车信用贷款两个方面,并对汽车融资租赁的发展状况、业务模式和发展趋势都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