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原子结构学案课题: 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 课型设置【自研·互动 45 分钟+展示 45 分钟】一、 【复习目标】 1 、了解原子的构成 2 、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 1-36 元素 二、 【定向导学 · 互动展示】 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 展示提升环节 质疑提升环节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内容时间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板块一:概念说明复习指导:快速浏览选修 3 课本 P4-P7 内容,抓住本节重难点: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参看资料中的考点部分完成本节自研。1.阐述原子基本构成,说明各组成之间的关系,识记常见的 10 电子、18 电子微粒。2.相同的元素可能因为其中某种粒子的数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核素,举例说明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区别。3.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可以更详细的分为能层和能级,它们是如何划分的?板块二:规律运用复习指导:根据你对板块一方案一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对照考点四中的“反思归纳部分,写出下面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及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①H②C③Na+④As⑤Fe2+⑥Cr⑦Cu板块三:知识综合应用例 1: (1)A 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 2 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 2 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2)B 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 C 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① 两 人小对子:检 查 分享 自 研成 果 ,对 子 间重 点 交流 资 料知 识 梳理 深 度思 考 部分 , 对子 间 相互 进 行等 级 评定。( 2 分钟)② 五 人互助组: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组长主持对这些疑难问题展开小组交流讨论,帮助解决组内疑难。重 点 讨论: 1 、 四大原理如何理解 2 、 核 外 电子排布式如何书写方案一:说明原子的基本构成及不同原子间的区别,结合课本及考点四的解释,解读下面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四大规律,最好结合实例说明。1.能量最低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光如灯光、火焰等,这与能量最低原理有何关系)2. 构 造 原 理 ( 为 什 么 电 子 排 布 是 从 1S 到2S。。。。4S 到 3d。。。。)3.泡利原理(如何理解自旋状态)4.洪特规则(何谓全充满、半充满、全空状态)方案二:利用原理书写核外电子排布式,完成同类演练。同类演练:① 短周期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②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③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