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 2014-2015 学年高中生物 DNA 分子的结构(第 2 课时)示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2●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实验材料;学生预习模型建构的原理及方法。[情境创设]已经知道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能使亲代 的性状在子代表现出来。那么,DNA 为什么能起遗传作用呢?它有哪些结构特点能使其表现出这样的作用?[师生互动]1953 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著名的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为合理地解释遗传物质的各种功能奠定了基础。为了理解 DNA 的结构,先来学习 DNA 的化学组成。(1)DNA 的化学组成问:组成 DNA 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这样的共识在双螺旋结构建立以前有的还是建立之后才有的?答:组成 DNA 的基本 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它由一个脱氧核糖、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组成。这样的共识在 1950 年前后就有了,所以是在双螺旋结构建立之前就有的。问:每个基本单位由哪三部分组成?答:每个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磷酸组成。问:组成 DNA 的碱基有哪几种?脱氧核苷酸呢?DNA 的每一条链是如何组成的?答:组成 DNA 的碱基有四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有四种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DNA 的每一条链由四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多脱氧核苷酸链。观察模型,分析问题:问:DNA 分子是这几种脱氧核苷酸连接在一起就可以了吗?答:不可以。DNA 分子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问:是由几条链构成的?答:由两条链构成。且这两条长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问:每条链的连接有什么特点?答: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 DNA 分子的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问:两条链之间的连接方式是怎样的?答: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T、G—C(A 一定与 T配对,G 一定与 C 配对)。问:如果知道一条链上碱基的排列顺序,能不能判断出整条 DNA 的碱基顺序?答:DNA 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确定了,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另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也就确定了。同样也就是知道整条 DNA 的碱基顺序。学生动手:为巩固 DNA 立体结构的有关知识,加深对 DNA 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此时应让学生做模型建构。一、实验原理DNA 分子具有特殊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