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本科志愿填报 17 日晚完毕 二本三本遇冷 北京高考本科志愿填报 17 日晚完毕 二本三本遇冷 今晚 24 时,北京市今年高招首次志愿填报完毕,全市考生填报的本科志愿信息将被封存,任何人无权更改。截至昨晚,绝大多数考生均已完成志愿填报,记者走访多所示范高中觉察,虽然京外高校对北京生源青睐有加,但仍难换回北京考生的追捧,少有考生将外地高校作为第一志愿。 今夜 24 时一过,高考志愿网上填报系统将马上关闭,逾期不予补报。考生还需在 5 月 24 日前,签字确认自己所填报的志愿信息。市高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考生志愿是录用的重要依据,志愿填报时间一经截止,任何人不得更改。考生一经录用,也不得换录。 虽然京外高校不惜祭出"扩招'、"成认加分'等手段吸引北京优秀生源报考,但北京考生仍对出京读书爱好不高。京外高校今年在京投放招生预备近 1.3 万人,超过在京招生总规模的两成,但海淀、东城、朝阳等局部名校选择把外地高校放在一志愿的考生缺乏两成。 "在北京上高校,同学毕业大都会优先选择在京工作,上高校就能为将来积累人脉关系,假设到外地,同学都不在北京,不利于今后的进展';"北京的.资源丰富,也更开放,在北京上学可以更开阔眼界,离家近也放心。'考生和家长如此分析不愿离京读书的缘由。 身处二本、三本批次的京内外高校今年恐将连续患病招生寒冬,东城、海淀的局部名高中,甚至无人填报三本志愿。业内专家分析,北京的高考升学率已超过 80%,本科率也已经突破一半,近年来,应届生源逐年下降,而一本录用率却在上升,这都刺激考生和家长期望冲击更好的学校,只报一本,考不上就复读的同学不在少数。将来几年,应届生源仍将呈现下降的态势,假设二本学校,特别是三本学校、民办学校不在办学特色上下功夫,提高办学质量,生源危机将直接导致生存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