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临潼区职业教育中心 杨嫣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岳麓版高中必修 2 的第 3 课《区域经济与重心的南移》,其中,区域经济体现了我国古代经济进展的多样性和经济进展不平衡的特点,而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是迄今为止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本课喻示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进展的基本特点和变化,对于学习本单元的内容有着重要的作用。本课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四大经济区的形成,第二部分是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第三部分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高一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他们对专题史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思维比较活跃,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本课的学习内容,在初中有所接触,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由于历史知识的储备不足,归纳总结的能力也比较欠缺,而本节课的内容相对于初中来说是比较深化和系统的,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不断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并且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培育他们分析归纳的能力。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记忆四大经济区的范围,经济区域所呈现的特点以及中原人口三次南迁的时期;了解四大经济区域的由来,山西山东成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原因和中原人口大量外迁的过程掌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并概述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分析经济重心南移产生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出示汉代四大经济区域分布图,让学生正确理解古代的区域划分,尤其是古代的山东、山西的地理概念;通过表格梳理四大区域的经济状况,中原人口三次外迁高潮的原因以及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结合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进展历程,引导学生分析经济重心南移产生的影响,培育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经济进展的特点和南方经济进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使南方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促进经济进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进展。四、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教学重点:中原人口大量外迁的原因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影响。依据: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一个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南北经济进展的重大变化,是迄今为止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而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是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