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期末测试卷必考(重点基础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根据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包括 22 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Y 和 W、Y 和 Z 分别相邻,且 W、Y 和 Z 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9,x 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单质的沸点:Y>W>ZB.离子半径:XYD.W 与 X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2、学校化学讨论小组对实验室某废液缸里的溶液进行检测分析,提出假设:该溶液中可能含有NH4+、K+、Al3+、HCO3-、Cl-、I-、SO42-等离子中的几种离子。实验探究:① 取少量该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② 取 100mL 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 Ba(NO3)2溶液,加稀硝酸酸化后过滤得到 0.3mol 白色沉淀甲,向滤液中加入 AgNO3溶液未见沉淀产生。③ 另取 100mL 该溶液,逐渐加入 Na2O2粉末,产生的沉淀和气体与所加 Na2O2粉末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 I-、HCO3-、Cl-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K+,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1mol•L-1C.在溶液中加入 0.25~0.3molNa2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Al(OH)3+NaOH=NaAlO2+2H2OD.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唯一原因是 NH4+发生水解3、在铁的氧化物和氧化铝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 2mol/L 硫酸溶液 65mL,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 Fe2+能被标准状况下 112mL 氯气氧化。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A.5 : 7B.4 : 3C.3 : 4D.9 : 134、某同学采纳工业大理石(含有少量 SiO2、Al2O3、Fe2O3等杂质)制取 CaCl2·6H2O,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 I 中含有 SiO2,固体 II 中含有 Fe(OH)3B.使用石灰水时,要控制 pH,防止固体 II 中 Al(OH)3转化为 AlO2-C.试剂 a 选用盐酸,从溶液 III 得到 CaCl2·6H2O 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分解D.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