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性別平等教育)修正草案對照表修正規定現行規定說明1.基本理念自從 1996 年起,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率先主張將性別平等教育注入教改理念,在政府與民間團體共同努力下,我國已陸續制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期以落實性別平等教育的理念。於 1997 年頒布「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明訂中小學課程須實施兩性平等教育相關課程,賦予性別平等教育發展的契機;教育部也於同年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力促各校推動性別平等教育。基於社會需求與時勢所趨,1998 年教育部於「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中,將兩性教育列為重大議題,明訂融入在各學習領域中實施。且於 2001 年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明列「兩性教育」為重大議題之一,訂有課程綱要之內容,期能透過課程實踐,使性別平等教育的理念得以往下紮根。在教育政策積極推動之下,2025 年總統正式公布「性別平等教育法」,其目的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偏見與歧視,維護人格尊嚴,以厚植並建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至此,「兩性教育」正式更名為「性別平等教 育」,期使性別平等教育之推動更具法源依據及強制性。所謂「性別」(gender),其意為由生理的性衍生的差異,包 括 社 會 制 度 與 文 化 所 建 構 出 的 性 別 概 念 ; 而 「 平 等 」(equity)除了維護人性的基本尊嚴之外,更謀求建立公平與良性的社會對待。性別平等教育(gender equity education),即希望透過「教育」的歷程和方法,促使不同性別或性傾向者都能站在公平的立足點上發展潛能,不因生理、心理、社會及文化上的性別因素而受到限制;更期望經由性別平等教育,促進不同性別者在社會性別之實質平等,亦期能與國家社會之整1.基本理念自從 1996 年起,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率先主張將性別平等教育注入教改理念,在政府與民間團體共同努力下,我國已陸續制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期以落實性別平等教育的理念。於 1997 年頒布「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明訂中小學課程須實施兩性平等教育相關課程,賦予性別平等教育發展的契機;教育部也於同年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力促各校推動性別平等教育。基於社會需求與時勢所趨,1998 年教育部於「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中,將兩性教育列為重大議題,明訂融入在各學習領域中實施。且於 2001 年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明列「兩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