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下学期数学作业布置及批改要求本学期我校数学学科将遵循区教体局“减负增效”的指示精神,坚持以生为本,坚持“增强趣味性,突出实践性,体现综合性”的原则, 着力推动我校数学学科作业改革。在作业布置方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菜单式作业”,把作业分成“常规作业、特色作业、实践作业”三部分;在作业设计方面,做到“常规作业分层次,特色作业有重量,实践作业有拓展”,优化了师生个性进展环境。在作业评价方面,构建人文交互性作业设计评价机制,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同时,学校积极支持老师进行作业改革的尝试,对改革老师提供有利的条件。具体要求如下: 一、作业布置规定:立足于精心设计,增强实效、减轻负担。老师要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富有针对性的作业。具体如下: ⑴ 布置作业难易适中,要根据不同的课型优化作业的设计,做到量度、密度、难度、坡度得当,对后进生和优秀生要分别设计基础题和提高题。 ⑵ 作业份量要适中,革除机械重复的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对课后作业布置量为一、二年级不留书面的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不超过半小时,五、六年级不超过一小时。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变相体罚学生。 ⑶ 作业形式:要讲求多样化,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实践性作业等。⑷ 严格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凡课内能完成的作业不要留到课外来完成,不能让学生把课堂作业留过午过晚,做到当堂作业当堂完成,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⑸ 作业布置要分层,设立分层作业记录本。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提供不同的作业内容,提出不同的作业形式,供学生自主选择,确保实现扶差、促中、培优的目标实现。老师要培育中、高年级学生自主设计(选择、确定)作业的能力,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在作业难度与作业量上,后进生以双基要求为准,中等生着重于对知识的运用,优生则以综合与提高为标准要求。在作业量上,以中等生为标准,对优生另加一、两道难度稍大的思考题,后进生的作业量一般是中等生的三分之二,其他的作为选做题,力求使全体学生在同一时间、条件下制造出不同的劳动价值,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富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作业,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进展。二、作业批改规定:及时、正确,批注提倡运用短语加等级,尽可能让学生能及时地获得作业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