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秀案例《11—20 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 1、能正确地数出 11—20 各数,认识 11—20 各数并能正确地读数。掌握 20 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体会 11—20 的数的组成,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通过实例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了解十进制,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参加实践过程,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育初步的数感。 学习重点: 11—20 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 学习难点: 知道 11—20 各数的组成。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 谈话引入 师:老师这里有一幅图片,你们看看,认识吗? 演示老师带着学生过公路图 生 1:是我们在过公路。 生 2:放学了,老师带我们过公路。 师:对,就是你们。队伍排得可真整齐。我们学校的门口就是一条公路,车来车往,小朋友们上学时也要和老师带着时一样,过公路要走人行道,并做到一停,二望,三通过。既遵守了交通规则又安全。 2、观察:图中有什么?有多少? 3、导入新课:生活中常常会碰到物体个数超过十,今日我们就来学习 11—20 各数的认识。 二、新课展开 1、数数 ① 老师这里有一些小棒,请你猜一猜多少根? ② 指名来数一数, ③ 你猜对了吗? ④、探究有什么好主意可以让自己和别人一下子看出小棒有多少根? ⑤、集体沟通:总结出好方法。 ⑥、数出 10 根小棒,十个一是(),捆成一捆,一个十是()。 接着数到 20 根,同桌互数,指名数。 ⑥、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下面物体有多少。 2、数的组成 摆小棒,说说是十几,这个数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① 指名说 11 ②、添上 1 根,同桌互说后沟通。 ③、13-18 各数任选一个跟同桌说一说,再沟通。 ④ 摆 19 说一说再添一根有几个十是几根。 3、数的顺序 ① 看直尺上的数,从 0 读到 10,再从 10 读到 20 ② 提问:13 的后面是多少?16 的前面是多少?11 比 13 大还是小? 17 比 14 大还是小?你发现了什么? ③ 指名数数,从七数到十三,从十二数到二十,从十八倒数到九。 ④P87 练习十四,连一连,看看会有什么惊喜? 三、巩固延伸 1、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东西可以用十几来表示? 2、比一比谁翻得快 找出数学书第 8、12、17、20 页。介绍好方法,现在往前翻还是往后翻,再翻几张,为什么?数出 10 张,看看有多厚,再数 20张,看看有多厚。 四、总结:今日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哪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