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 1 第二单元第 2 课 抗日战争【课标及教学要求】内容标准学习要求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1、列举南京大屠杀和“七三一部队”对中国军民犯下的罪行等侵华日军的罪行。2、简述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几次重大战役,中国军民坚持敌后抗战等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3、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4、理解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体会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浴血奋战和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重难点解析】本课主要把握三个知识点:日军的侵华罪行、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和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注意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的比较。误区:要注意分析区分两条抗战路线的区别;对抗战胜利原因的认识要全面。要重点掌握国共历史上的两次合作与两次对抗的历史,尤其是两次合作的历史。复习时应当注意的角度是:两次合作取得的重大成果和历史的进步,而不应当把重心放在两党之间的矛盾和历史恩怨上。把国共关系和国家统一联系在一起思考问题。要注意历史因素对中日关系的影响。新形势下我们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高考回眸】A1、(2006·天津高考)关于平型关战役属性的正确表述是A.防御阶段配合正面战场的战役 B.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战役C.相持阶段配合正面战场的战役 D.相持阶段敌后战场的战役C2、(2004·上海高考)观察下列纸币,它发行于A.北伐战争时期 B.十年内战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知识结构】一、日本全面侵华1、背景 ( P30 历史纵横 )a、1931 年,“九一八事变” 占领东北b、1932 年,“一·二八事变” (上海)c、 1932 年, 成立伪“满洲国”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d、1935 年,制造华北事变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过程 a、1937 年 7 月 7 日,发动卢沟桥事 (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b、占领北平、天津c、占领华北、华中、华南3、日军罪行1937 年 12 月——南京大屠杀1941 年——河北潘家峪血案 东北地区——七三一部队 (细菌战)二、全民族的抗战1、条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2、表现:共产党——敌后战场a、路线——全面抗战路线(1937 洛川会议)(含义: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b、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C、重要战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