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一、教材简析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第 20 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这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产生和进展过程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能激起学生的模仿兴趣和表现欲望,经过欣赏、总结、想象,能抓住表现对象的重要特征来用象形字的造型方法进行夸张想象一幅象形字的画,能较为明确地表达字的意思,并通过学生的描述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对我国汉字象形造字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了解我国汉字的悠久历史及进展过程。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总结、想象、制造,使学生大概了解象形字的造字方法,并能将几个简单的象形字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副画,表达出完整的意思。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造型美感,激发爱国情感。三、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古代象形文字,使学生得到启示,创作象形文字要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大胆夸张表现。四、教学难点根据要表达物象的形体特征展开联想,运用象形造字方法进行大胆创作,表现出新颖有趣的作品。五、教学准备老师:象形文字的图片资料若干。学生:水彩笔、彩纸、铅笔等。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找汉字导入语:同学们,今日有个新朋友来到我们的课堂,看,它是“喜羊羊”。它还给我们带来了三个国家的字,你们能找出哪一个是我们中国的字吗? (太阳的中文、日文、英文)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字,我们都把它叫做“汉字”。2、猜象形字师:喜羊羊还带来了一份礼物,出示一个汉字,那你们认识这个字吗?(象形文字:日)那你们知道他们叫什么字吗?(象形文字——用简单的绘画形式并制造出了图画性很强的字叫象形文字)3、出示课题——汉字中的象形文字,点明学习内容。(二)讲授新课 1、课件展示图片,了解象形文字的产生师:今日“喜羊羊”就将带领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去学习我们古代汉字中的象形文字。在古时候,人类还没有出现文字,为了记事,人们就用画画来表示。看,这就是人们在岩石上画的画。出示图片:这是早期刻在甲骨和石头上的象形文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慢慢变成了今日的法律规范汉字。2、欣赏比较,了解象形文字的历史。师:看,我这儿还有三个象形字,你们能猜出他们是什么字吗?(出示甲骨文、金文、小篆表现的“日”字)小结:用画画方法来记事是很有趣的,可是时间长了,人们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