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春天的节日》主题活动设计-教学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 一、 活动意义: “节日”离学生的生活是这样的近,学生仿佛每天都在过节。但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 ,他们对节日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知道有这样一个节日上。其实节日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涉及自然界的进展变更、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等内容。这次的活动借助于学生对节日的向往和对过节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初步培育学生探究社会文化现象及其根源的能力和善于质疑的能力。同时也继续巩固学生对资料的收集能力、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春天里有哪些节日,能初步了解这些节日并分类。 2、选择自己喜爱的节日,初步学会制定讨论的计划书。 3、培育学生对生活中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 4、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猎取信息的能力。 5、在活动中培育学生分工合作,积极参加、乐于表现的意识和乐于与他人分享的态度。 三、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春天的节日,并自主选择了解春天的一个节日。 2、初步学会制定讨论计划书。 难点: 1、制定节日的讨论计划书。 2、根据制定的计划书行动,顺利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 四、活动用具与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 1、分组学习,小组中成员进行分工。每组有正副组长、发言人、书记员、联络员和资料保管员。 2、准备活动用具(水彩笔、胶水、剪刀等)。 3、收集跟节日有关的资料。 老师课前准备: 1、春天的节日卡片。 2、实物投影。 3、春节的讨论计划书和空白的讨论计划书。 4、课件:春节的小报。 5、收集有关春天节日的资料。 6、为学生提供有关的网址和书籍。 五、活动时间:2 课时六、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主题讨论兴趣 活动 1、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对节日的回忆,关注节日的内涵。 师:播放一段 VCD《新年好》,引起学生对春节趣事的回忆。 师:多么欢乐的一首歌呀,是在哪个节日里唱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春节的节日卡片。 生:说春节的趣事。如:吃年夜饭、拿压岁钱、放爆竹等。 师:引导学生关注春节的社会文化现象,并指导学生关注节日的内涵。如:为什么要放爆竹?拿压岁钱?等。 活动 2、学生沟通已知的节日名称并分类。 师:春天除了春节,还有那些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