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文《最后的淇淇》_学习方法网 --------------------------------------- 在武汉水生生物讨论所,生活着世界上唯一一头人工饲养的白鳍豚。1980 年 1 月,它在洞庭湖被渔民捕获时受了重伤,经过 4 个多月的精心治疗,放养在专门为它建立的水族馆里,人们给它取名“淇淇”。20 多年来,淇淇一直过着独身的生活。1986年,曾捕获一头雌性白鳍豚,取名“珍珍”,和淇淇一起生活了两年多。眼看婚期将至,珍珍却患肺炎死了。现在,淇淇老之将至,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白鳍豚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 1999 年底,新华社播发了一条消息,贵州一个 10 岁的孩子,得知白鳍豚的危险处境和保护工作因经费不足而难以展开后,每月从零花钱中省下 10 元,以“爱淇”之名,寄给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两年多来从未间断。爱淇在一封信中写道:“假如再不抓紧抢救工作,我们的下一代说不定只能从书本上,从我们讲的故事中知道长江白鳍豚了……我决心为保护它们尽一点微薄之力。我想,只要全社会每个人都尽一点力,白鳍豚一定会像大熊猫一样有一个生存的空间”。爱淇的这一感人行动,引起了许多人对白鳍豚的关注。 白鳍豚是我国长江中下游特有的珍稀动物,它的大脑同猩猩一样发达,极有灵性,早在几千万年前,白鳍豚就从海洋进入长江安家落户,繁衍生息,是这条大江中最早的“原住民”之一。在 2000 多年前汉代古籍《尔雅》中,就有关于白鳍豚的记载。清代作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白秋练》中,讲述了慕生与漂亮聪慧善良的白姑娘相爱的故事,姑娘的母亲白媪就是白鳍豚的化身。 仅仅 30 年前,长江中的白鳍豚还有 1000 多头。由于江水的严重污染、繁忙的航运(螺旋桨击打)和乱捕滥捞,白鳍豚种群数量急剧下降。1986 年,白鳍豚数量约有 300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界上 12 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进入 2000 年的时候,估量白鳍豚大概仅剩下二三十头了。这种可爱的生灵,正在以倒计时向我们作最后的诀别。专家们无望地称其为“活着的灭绝动物”。 白鳍豚和大熊猫、水杉一样,都有“活化石”之称,都是“孑遗生物”。孑遗生物在地质历史的较古时期,发充生长旺盛,种类繁多,分布很广,但到较新时期或现代,则大大衰退,只剩下一两种孤独地生存于个别地区,有的甚至有逐渐灭绝的趋势。 大熊猫、白鳍豚、扬子鳄、中华鲟、白鲟等动物,水杉、银杉、银杏、香果树、树蕨等植物,都是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