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感恩心的主题班会 大家都参加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班集体成员的自我教育活动。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常怀感恩心的主题班会,希望大家喜爱! 常怀感恩心的主题班会 1 设计目的: 1、让学生了解母亲,体验母亲的无私和宏大,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母亲。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母亲、敬重母亲、体谅关怀母亲,与母亲和谐相处,从如今开始,以实际行动来回报母亲。 3、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累,激发学生从小有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的情感。 活动预备: 1.确定主持人(郑芷妍 李宇) 2、预备节目,搜集故事,收集名言,主持人预备串联词。 3、制作相关的课件,分组排练节目(诗朗诵、歌曲、讲故事) 4、场景设计,渲染环境,奠定情感基调。 活动导入: 多媒体播放,显示主题班会的课题,伴随着背景音乐两主持人微笑出场。 活动过程: 1、理解“母亲” 观赏家庭情景剧《汪洋的一天》 商量:汪洋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剧中妈妈该如何评价? 活动 1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对“母亲”的理解。 2、感受母爱 刚刚同学们都谈出了自己对母亲的认识,是啊,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请听滕予羚为我们带来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活动 2 学生讲故事。 1976 年 7 月 28 日那天,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在温馨的家里一边织毛着衣,一边用脚轻轻地摇动着摇篮里年仅 5 个月大的孩子。突然,地震发生了,母子一同坠入废墟和黑暗中。万幸的是,母子都没有受伤,母亲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等待援救。一天过去了。孩子吮尽母亲的最终一滴奶,哭声慢慢衰弱,再不获救,孩子将被渴死饿死,先于母亲而去。 无望中的母亲两手乱扒,企图从钢筋水泥中猎取食物。突然,她的手触到了织衣针,心中一阵狂喜:孩子有救了。 一周之后,母女俩最终重见天日,孩子安然无恙,母亲却永久闭上了眼睛,脸色苍白如纸。人们惊诧地发觉,母亲每个手指上方都扎了一个小孔,孩子正是靠吸吮母亲的鲜血存活下来的。 主持人: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当年的唐山大地震中。为了孩子,母亲是无所不能无所畏惧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又有多少令人震撼令人敬佩的母亲。将你知道的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可以吗? 活动 3 学生沟通宏大母亲的故事。 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 主持人:刚刚大家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