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工作心得 无处不在的安全隐患我觉得安全责任意识是从事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性质、任务,要求幼儿老师不仅要具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更需具备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这是做好幼教工作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 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身体的协调性较差,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差。无论老师怎样注意,也难以完全避开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小朋友活动地积极性都非常地高,看到老师在准备小器具时,小朋友就开始兴奋起来了。可是几次活动下来我们发现总有个别幼儿摔跤或互相撞头,虽然都没有严重后果,但我们总是觉得担心,因此,每次活动前,我们都要强调活动的规则,让幼儿听清楚后再进行活动,但已到活动场地上,小朋友就什么都忘记了,依旧是你追我赶,互相追逐,奔跑,小朋友也不时地来告诉老师,谁把玩具甩到他的头上;谁把玩具扔到他的身上;谁刚才撞到我的脸上;每次都是这件事情刚处理好,那件事情又发生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我进行了反思,一是我班幼儿大多性格外向,顽皮好动,一部分孩子都是由老人带着,平常基本上是一个人玩耍,养成好动,没有对危险的感觉意识,不知道什么动作不能做。因而,户外活动时你追我赶,“野”性十足,形成了不良习惯。二就是老师不能因为是让幼儿自由分散活动而放任自由,幼儿有了问题或发生矛盾才去解决,没有问题时就做一个旁观者而不是要根据我班幼儿的个性特征,做一个活动的参加者老师要以参加者的身份加入幼儿的活动,这样才能在活动时及时地发现幼儿危险动作的苗子,并通过活动形式的调整而及时地去消除危险,不让危险动作发生。 我采纳了将他们的表现变成故事,让他们自己找找故事里危险的地方,比比谁对谁不对。听故事、找危险,因为故事中有具体的事件,能充分调动起幼儿主动发现问题的积极性,且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幼儿自己,通过对比,及同龄人的直接批判,做错的幼儿会觉得不好意思,在下一次活动中能慎重自己的行为,即使临时忘了,同伴也异口同声地告状,集体力量是无比的。 安全从每个幼儿做起是必要的。通过故事中情景再现的教育,找出故事、课件中有危险的地方后,幼儿懂了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师只有做到对孩子有爱心、做事要细心、对工作有责任心,这样才能让这长放心。总之,幼儿园的安全工作是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