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学习目标】 ①以近几年发生的重 大灾害为背景考查自然灾害的种类、影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以我国热点地区的自然灾害(如芦山地震)为载体,考查我国的自然灾害。涉及地质、气象,水文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预防措施,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③以体现时代性的地理事 实材料为背景,侧重于考查各种自然灾害的监测防御等知识,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1.(2016·忻州一中等四校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鲁甸县地处小江断裂带,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 170 人。2014 年 8 月鲁甸地震造成 398人遇难、108.84 万人受灾,倒塌房屋 4.2 万余间(土坯房至少占 80%),还引发在建红石岩水电站上游河段一处山体滑坡,堵塞形成堰塞湖。下图示意鲁甸位置及堰塞湖景观。(1)分析归纳云南鲁甸地震灾害巨大的原因。(2)简要说明图中堰塞湖的成因,并分析堰塞湖的形成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解析:第(1)题,结合图文材料的介绍总结本次地震的特点。如震源 12 千 米,说明震源浅。第(2)题,堰塞湖是由地震引起山体滑坡堵塞而成,引起水位上涨会诱发洪水、滑坡等其他灾害。答案:(1)震级较大,震源浅;人口密集,房屋抗震性差;地震引发其他灾害。(2)成因:地震引发山体滑坡,河流被滑坡体堵塞,水位急剧上涨形成堰塞湖。不利影响:淹没湖区村镇农田,村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堰塞体可能被破坏崩溃,下游存在潜在的洪涝危险;地下水位上升,可能诱发新的滑坡发生。2.(2014·上海卷)泥石流是我国一种多发的地质灾害,常对人民 的生命财产 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一批地理工作者对我国华北某省山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划定了该区泥石流的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分布范围。 (1)该地区泥石流哪几个月份发生的概率比较高?为什么?(2)判断图中①②③所示区域,哪一个是泥石流高危区,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题干所示华北地区,雨季在 7、8、9 月集中且强度较大,泥石流的发生除了地形等基本条件外,主要诱发因素是降水。第(2)题,结合图 2,①②两处地势比③陡,①处更陡,结合图 1,①且位于东南部——迎风坡降水强度和频度更大,且有断层分布,地壳不稳定,有较多的碎屑物质,易引发泥石流。答案:(1)月份:7、8、9 月。原因:该地地处华北地区,7、8、9 月为一年中降水频度和强度比较大的月份,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