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管理类专业人才培育《经济法》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提高管理类专业人才培育《经济法》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 摘 要:优良的课程教学质量是培育高素养人才的根本。《经济法》作为我校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其课程教学质量也倍受关注。阐述《经济法》课程教学的现状,深化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民航运输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5)07-0280-02 引言 随着中国民航事业快速进展,行业对人才培育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课程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主渠道,也是直接影响人才培育质量的关键环节[1]。民航管理类专业人才是民航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人才的素养状况将对中国民航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校作为为民航业培育人才的综合性行业院校,其管理类专业(主要包括民航运输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为中国民航业培育了大批的民航管理人才。在这些专业的人才培育方案中,《经济法》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主干课程,其教学质量历来倍受关注。 一、现状特点 在我校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育方案中,《经济法》既是主干课,又是专业基础课,课程的地位十分重要。由于民航管理类专业属于我校的老牌专业之一,因此,《经济法》课程至今已有比较长的历史。在长期的课程教学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色。 1.课程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法》课程内容体系庞大,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泛。而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快速变化,使得原先的部分教学内容显得过时。为此,课程组始终保持对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密切关注,尤其关注与经济法具有紧密相关度的领域,这样,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就能够及时将国家的最新经济立法动态吸收进教学内容之中,做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2.教学形式多样化,课堂气氛活跃。讨论表明,教学质量的改进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学生能否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加、积极投入以及与相关资源的结合[2]。现在的《经济法》课程教学,已经彻底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粉笔黑板板书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黑板与多媒体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下 BB 网络平台教学相结合;课堂上也不再是单一的老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是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围绕每章重点内容事先设置主题,学生课下准备,老师占用部分时间进行必要的知识介绍,余下部分时间开展案例分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