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政策主要内容 2025 新高考“3+1+2”方案 应用地区: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 8 省市 改革时间:从 2025 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是 3 门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历史选择 1 科作为必考,但两门只能选择一门,”2”是指再从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四门任意选择 2 门来学习。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成绩计入总分,政治、地理、生物、化学以等级换算分计入总分。 新高考有哪些不一样 文理不分科,多地实行“3+3”模式,外语一年两考 在高考新方案中,文理不分科已成各地高考改革趋势,高考科目“3+3”也成众多省份未来高考的新模式。 “3+3”模式是指,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 3 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 3 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学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就 3 门选考科目而言,各地多采纳“6 选 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6 个科目中自主选择 3 科作为考试科目。值得注意的是,浙江实行的是“7 选 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 6 科,还多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项科目。 在分值设置上,绝大多数省份明确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 150 分,学生自选 3 门科目每门满分 100 分,总分合计750 分。不过,上海、西藏有所不同,明确 3 门选考科目每门 70 分,高考成绩总分满分 660 分,此外,江苏高考科目分值尚未最终确定,但明确比现行的 480 分要高。海南要求以每个科目原始分转换后的标准分呈现考生成绩,这是目前仅有采纳标准分这一计分方法的省份。 与高考科目变化相对应的一项措施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不少省份也公布了改革时间表。比如,北京将从 2025 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起,年级开始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计入高校招生录用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 3 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力求破除“一考定终身”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点方向。在已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 19 省份中,绝大多数省份明确,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考生可选择其中较高一次考试成绩计入。 深化外语考试改革上,上海明确要建设外语标准化考试题库和标准化考场,外语考试要为今后其他科目逐步推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