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安全性分析与进展预测陈宗则 熊桄清 张泽荣 摘要本文意在解决核电站的进展预测问题。进展预测涉及到核电站的安全性考核以及核电站经济效益的讨论。为此本文一共分为问题提出、问题分析、模型假设、模型建立与求解、模型评价、参考文献以及附录七大部分。其中包含三个模型的讨论,核泄漏放射性物质扩散模型——模型 I,核电站边际效益评估模型——模型 II 以及核电站进展预测模型——模型 III。模型 I 是为了模拟核泄漏的扩散范围与路径,运用了烟雾扩散模型,结论是扩散面积约为 173.57 平方公里。模型 II 是讨论核电站的最大经济效益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模型为边际效益模型。先建立经济收益 Y 的函数,在通过求导得出边际效益函数。边际效益为 0时总经济收益最大化,一次可得出经济层面上,为使总经济收益最大化的合理核电站数目与技术进步的配对组合解集。模型 III 在模型 I、模型 II 的基础上从总经济收益函数出发,推导出综合考虑安全因素与经济收益的进展预测模型。由此得出使中国现有 7 座核电站承担起未来 20 年发生核泄露风险所要求的技术进步的临界值。如若现实的技术进步大于临界值,则可以扩大建设核电站;反之则不宜扩建,但是核发电技术依旧值得进展。三个模型综合讨论了核电站的安全性、效益型以及进展趋势。同时在将情景极可能简化的前提下,得出相对可信的预测结果。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关键词:烟雾扩散模型 边际效益分析模型 量化分析 控制变量法一、问题的提出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遭受了 9 级大地震并引发了强烈的海啸。这次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不仅给日本以重创,而且由此造成的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更是引起了全世界对核电站及其安全的重新思考。请从互联网或报刊上搜集有关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建立评估核电站安全的数学模型。考虑:(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量大幅增加,假设不建设核电站,用电量和发电量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建设一个某种规格的核电站能提供多少电力?建设核电站的经济成本和效益如何?目前国内有几个核电站、在建或准备建设的有几个?也就是要求建立建设核电站必要性的数学模型并分析;(2)以秦山或大亚湾核电站为例(选一个),假如这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了核泄漏(需要你自己作出合理假设),那么,在一定气象条件(一定风向、风力、下雨等)的情况下建立核扩散的数学模型,并讨论对周围多大范围的居民进行疏散以及其他的应对措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