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电子政务进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浅谈中国电子政务进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自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进展和应用,对经济进展,产业升级,社会转型带来了越来越重大的影响,而政府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进展时期,即电子政务时代。在我国,电子政务进展的条件虽已成熟,但在进展中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将全面分析电子政务在我国面临的问题以便未来可以更好地解决。 关键词:电子政务 问题 解决办法 一、电子政务进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在电子政务的十多年探究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例如,现在的网络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业务的需要;电子公共服务体系从无到有,且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在看到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还存在的很多问题,以便在以后的探究中引起重视。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不足 目前,很多政府部门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区,不能达到电子政务进展的要求,甚至对于“什么是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重要程度”,“如何来规划和实施电子政务”等很多基础性问题尚认识模糊,而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政府工作人员没有对国际和国内的进展状况有一个很好的把握;二是很多政府工作人员年龄较大,对互联网这种新奇事物有一定的抵触性,认为电子政务就是用电脑工作,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二)人才培育相对滞后 在我国的长期进展中,电子政务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是一个一直存在于各地区和各部门的政府机构中的问题,以往我们一味通过外包、共建的形式完成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有专门的软硬件厂商根据计划、要求进行开发和建设,但在系统正式交付政府部门使用后,这些软硬件厂商便不再进行大幅干涉,只是提供一些后续的技术支持。而对于政府部门的长期规划进展,这些技术支持显然是不足的。 (三)普及率较低 电子政务是一种面对公众的服务,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且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进展都不平衡,甚至有些落后地区至今还没有网络,而且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 2/3,电脑不仅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而且对于一些重点贫困地区的政府来说还是难以负担的奢侈品,所以,电子政务在我国进展的普及率较低。 (四)信息安全没有保障 信息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在现代的进展中发挥着越来越无法取代的作用,然而,对于重要信息的窃取是一个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