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生价值观教育问题浅谈中职生价值观教育问题 [提要] 价值观对个体行为具有引导与指示作用。中职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正处在价值观形成时期,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信息的影响,产生扭曲的价值观。本文对当前中职生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能够有效提升中职生价值观教育效果的三个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生;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5 年 10 月 16 日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特别观念系统,它是人们在处理价值问题,特别是那些普遍性价值问题所持的立场、观点、态度的总和,价值观特有的形式是人们头脑中的信念、信仰和理想系统。人的行为都是在思想、观念的支配下进行的,价值观作为人们确定和选择价值的内在观念,它是人行为的动力源泉,决定着人的行为取向。而今,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封建主义的价值观、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东方的价值观,西方的价值观;古代的价值观、现代的价值观都在对国人产生影响。中职学生正处价值观形成时期,学生面对这一切,由于判别能力较差,容易产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的现象。我们的学校是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主阵地,面对这一现实不能任其自然,在社会上价值观呈现多元状态的情况下,必须坚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价值观,大胆对社会生活中消极的价值观在学校中的影响加以有效控制和抵制,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如何培育青少年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观念,是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学校必须不断讨论探究的长期课题。 一、当前中职生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虽然已经提上日程,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部分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还停留在“传递知识”的层面上,忽略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和行为指导,将教育与教学两者隔离开来,使学生接受价值观教育的机会变的狭窄。相当一部分老师认为价值观教育是班主任或是思想政治老师的事,自己的主要责任就是完成学科的教学内容,对于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价值观教育,不太可能有明显效果或无从下手。目前在具体开展价值观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1、教育内容空洞。长期以来,我国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内容空洞,过于强调为政治服务,过分强调理想价值目标,严重脱离了青少年的实际生活,存在着泛政治化、理想化和虚空化倾向。内容缺乏针对性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