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届六年级小升初语文古诗词鉴赏阅读指导-10 哲理诗 (含方法点拨+例题精析+实战演练)

2025届六年级小升初语文古诗词鉴赏阅读指导-10 哲理诗 (含方法点拨+例题精析+实战演练)_第1页
1/11
2025届六年级小升初语文古诗词鉴赏阅读指导-10 哲理诗 (含方法点拨+例题精析+实战演练)_第2页
2/11
2025届六年级小升初语文古诗词鉴赏阅读指导-10 哲理诗 (含方法点拨+例题精析+实战演练)_第3页
3/11
【古诗词赏析】 10 哲理诗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例题精析+实战演练) 哲理诗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有的直接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内容多种多样,涉及自然、社会、人生、理想、爱情、艺术等方面。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应注意。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常见题型哲理诗考点阐述方法点拨技巧 1: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等。技巧 2: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 (一)观书有感〔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注释】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②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③徘徊:来回移动。④为:因为。⑤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⑥那得:怎么会。⑦清如许:这样清澈。【阅读训练及答案】 1.这首诗的第一、二句表面上是描写明澈如镜、令人赏心悦目的池塘美景,但实际上是在比喻什么?▲技巧 1 【解析】: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答案】:将方塘比喻为明镜,用天光云影在水中的倒影表现塘水的清澈明净,说明了读书给人带来的乐趣。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的清澈,诗人想说明什么道理? ▲技巧 2 例题精析 【解析】:深入了解诗句含义,重点考查学生对诗文的理解。【答案】: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的道德和文化修养。3.请你将第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解析】:先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翻译,然后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答案】: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充满生机和活力。4.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技巧 2 【答案】:人的要常常读书多读书作为知识的源头活水才能保持思想的清新活力。5.选出对朱熹《观书有感》赏析有误的一项。( )A.这是一首因读书有感而写下的说理诗。首句将书比作“方塘”、明“鉴”,新颖巧妙,极便开启后句。B.次句“徘徊”二字,十分传神,使整个画面形象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届六年级小升初语文古诗词鉴赏阅读指导-10 哲理诗 (含方法点拨+例题精析+实战演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