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若干问题的措施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若干问题的措施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经验,结合相关设计法律规范,针对框架结构设计中常见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 结构设计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work experience, combined with the related design specif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frame structure of several common problems in design a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measures. Key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structure design 中图分类号 : TU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框架结构的特点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梁和柱刚性连接的骨架所组成,框架的连接点是刚节点,是一个几何不变体。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 种抗震、抗风较好的结构体系,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使用空间大,延性较好易于满足建筑物设置大房间的要求,还可以减轻建筑物的重量,在现代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被广泛应用。 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框架计算简图的确定 2.11 无地下室的多层框架房屋 基础埋深较浅时现浇的框架结构梁柱刚接,计算简图的确定主要是确定底层柱的计算长度。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法律规范》GB50010-2025(以下简称《结构法律规范》)第 7.3.11 条规定:一般多层房屋中梁柱为刚接的框架结构,底层柱的计算长度取基础顶面到一层楼盖顶面的高度 H;装配式框架取 1.25H。基础埋深较大时为了增加房屋底部的整体性,减小位移,有时在±0.000 附近设置基础连系梁。将基础连系梁以下的部分看作底层,此时的 H 值取基础顶面至连系梁顶面的高度,而把实际建筑的底层作为第二层考虑,层高 H 取连系梁顶层至一层楼面高度。 2.12 带地下室的多层框架房屋 对于带地下室的多层框架结构,合理确定上部结构的嵌固位置是一个关键问题。对于能够满足《建筑抗震设计法律规范》GB50011-2025(以下简称《抗震法律规范》)第 6.1.14 条规定的地下室结构或采纳箱型基础时,可将地下室顶作为框架上部结构的嵌固位置,在利用 PKPM 软件进行设计时,楼层总数仅输入地下室以上的实际层数,底层的层高 H 取实际层高。这样计算出的地震作用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对于不能满足《抗震法律规范》第 6.1.14 条规定的地下室结构或者采纳筏板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