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微生物检测实验质量控制讨论纺织品微生物检测实验质量控制讨论 摘要:就纺织品领域而言,微生物相关指标的检测是从常规检测到功能性检测的一次跨越,符合市场的进展趋势与检测要求?纤检机构应借此建立和完善适合本单位的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增强自身纺织品微生物检测的能力,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关键词:纤维机构 微生物实验室 质量控制 目前,我国纺织品检测涉及微生物的标准主要有:《羽绒羽毛检验方 法》( GB/T 10288―2025)?《抗 菌 针 织 品》( FZ/T 73023―2025)?《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GB 18383―2025)?《地毯抗微生物活性测定》(GB/T 23164―2025)?《 抗 菌 毛 巾 》 ( FZ /T62025―2025) 等?检测的产品涵盖羽绒羽毛及其制品填充物?抗菌针织品?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地毯?抗菌毛巾等?涉及的微生物种类主要包括:嗜温性需氧菌?粪便链球菌?还原亚硫酸盐梭状芽孢杆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作为纤检机构,应具备上述诸多标准的检测能力,最根本的是需形成科学?安全?高效的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 1、培育基 应建立和保持有效的适合试验范围的培育基(试剂)质量控制程序?培育基是指液体?半固体或固体形式的,含天然或合成成分,用于保证微生物繁殖或保持其活力的物质?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 1.1 购买 购买培育基时,要选择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市场信誉度高的产品,选择有质量保证能力和服务保证能力的企业?购买的数量要有计划,应控制在一年内使用完毕,尽可能买小包装的产品? 1.2 接收 接收培育基时,供应商需提供的文件有:培育基?独立成分?添加成分的名称及产品编号;批号;培育基使用前的 pH 值;储藏信息和有效期;技能评价和所使用的测试菌株;技术数据清单;质控证书;必要的危害数据?实验室收到培育基后,需检查?记录以下项目:培育基的名称?批号?数量;接收日期;首次开封日期;有效期;包装及其完整性;内容物的感官检查? 对于关键性的培育基,必须实行技术性验收,主要包括物理指标控制(pH 值?琼脂层的厚度?色泽?透明度和是否存在肉眼可见的杂质?凝胶稳定性?黏稠度和湿度)和微生物指标控制(污染测试?生长率测试?选择性测试?特异性测试)?发现下述情况的培育基应拒收:超过保质期;发生结块?颜色异常?脱水?有微生物生长和其他变质迹象? 1.3 保存和使用 应严格根据供应商提供的储存条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