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情况总结汇报 上半年,全市国民经济整体上呈现出三次产业协调进展、三大收入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26.87 亿元,同比增长 10.9%(未经省上评估)。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6.79 亿元,其次产业实现增加值 9.15 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10.93 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 5.09%、14.9%、11.5%。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 5.94 亿元,增长 20.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6 亿元,增长 14.4%;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 12.87 亿元,增长16.9%;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 3.27 亿元,占预算的 52.59%,增长25.7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到达 3013 元,增长 7.9%;农夫现金收入 576.36 元,增长 28%,净增 125.99 元。 上半年,全市经济虽然保持了速度、质量、效益的同步增长,但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农夫增收难度增大。一是自去年 7 月开头,农资价格连续 11 个月高位运行,今年累计同比上涨 4.8 个百分点,6 月当月上涨 6.3%。其中,小农具、农用机油和农药、化肥分别上涨 11.9 个、26.5 个、4.2 个、3.9 个百分点。农资价格上涨,农业本钱增加,使农夫增收空间缩小。二是粮食收入占农夫收入的 25%左右,虽然夏粮丰收在望,但夏粮仅占全年粮食总产的 35%左右,要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还必需抓好秋粮生产,实现粮食丰收。我市自然灾难频发,抵挡自然灾难的力量较弱。假如全年粮食生产不能实现预期目标,会直接影响今年的农夫增收。三是全市农夫人均纯收入的年度打算比上年净增 100 元,低于上年实际增加额 129 元,这样的预期目标会使各县(区)在农夫增收工作上思想放松、措施和力度减弱,有可能影响全市农夫增收幅度的提高。 二、固定资产投资打算完成较差。一是增幅有所回落。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表现出先滑后升、波动较大的态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16.9%,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 9.7 个百分点,比前 4 月、5 月分别回落 1.2、12.2 个百分点,仅完成打算的 44%,没有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二是各县增幅不一。增长速度在 8%以下的有三个县,分别增长 2.2%、5.2%、7.3%。三是缺乏大项目带动。去年,全市在固定资产投资基数较低的状况下,增长速度落在全省倒数第 3 位,按省上固定资产考核方法,综合考核为倒数第一。上半年,全市新开工投资项目 248 个,同比增加 40 个,但增加的大多为小项目,特别是 500 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