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继续生长-经典才能不死阅读答案

继续生长-经典才能不死阅读答案_第1页
1/6
继续生长-经典才能不死阅读答案_第2页
2/6
继续生长-经典才能不死阅读答案_第3页
3/6
继续生长,经典才能不死阅读答案继续生长,经典才能不死 赵汀阳 经过了这一百多年,中国已是一个跨文化的存。这个意义上,中国的经典是中国的,西方的经典也是中国的,这已是一个事实,不管喜爱不喜爱,我们都没有办法否定。 西方有位学者题为《何为经典》的一篇文章中讨论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巴赫是典型的大师,但是巴赫那个时代,对于当时的新古典主义来说,巴赫是太老太过时了,所以不被人们注意,巴赫活着的时候默默无闻,死后也默默无闻,一直过了 80 年,由于门德尔松对巴赫的解释和推广,才使巴赫成为巴赫,否则他顶多就是音乐史上的一个小角色而已。我们一般认为经典是没有时间性的,经典具有某种内品质或者是某种内价值,故能超越时间,超越一切界限,这篇文章认为不是的,而是认为经典恰恰是历史的产物。具体到巴赫,我们会觉得,虽然是门德尔松将巴赫重新发掘出来的,但是总有某种理由使其能够被接受为经典,而这个学者认为,根本的原因于巴赫的音乐成了一项伟大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事业就是德国的民族统一和清教运动。根据这个思路,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那柏拉图呢?那孔子呢?假如没有董仲舒为首的汉儒的努力,孔子会成为经典吗?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值得思考的是经典和传统的区分和关系问题。经典和传统是不太一样的东西。经典是常常不场的,有人说,所谓经典就是人人家里都有,但放书架上永远不看的那些书。但是传统不一样,传统是现实的一部分,传统是场的。传统不是存于遗物当中,而是作为遗产的存。遗物是什么东西,遗物是死的东西,就是我们搁博物馆、图书馆或者景点被供奉被参观间或也被怀念的东西,它存而不活。所以当我们把一个古代的东西给对象化了,变成外于我们生活的东西,那它就是一个遗物,哪怕是有人故意让他闪亮登场。遗产和遗物不一样,遗产是始终场的东西,是我们继续使用的东西。传统是活的遗产,而不是死的遗物。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经典目前其实处危险当中。中国的经典虽然被我们所尊敬,但和当下的生活已经没有太多关系了。这些经典不再塑造我们的生活,不再塑造我们的人格,不再和伟大的事业相关,这个时候它就很容易变成摆设,或者变成了电视上的表演。我们可以问一句,哪些传统是现代中国人坚决不愿舍弃的呢?我们可能会很惊讶地发现,除了舌尖上的中国,很难说哪样传统是大家舍命要维护的,这是很悲伤的一件事情。中国的文明是很坚韧的,今日的断裂不是完全的断裂,既有断裂又有连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继续生长-经典才能不死阅读答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