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从问题到方程(1)【学习目标】1、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体会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2、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应用。【学习重点】方程的概念、如何根据题意列简单的方程。【学习过程】『问题情境』我国古代民间流传“百僧分百馍”问题:100 个和尚分食 100 个馒头,大和尚 1 人吃 3个,小和尚 3 人合吃 1 个馒头,100 个和尚恰好分完 100 个馒头,问大和尚和小和尚各多少人?引导学生回忆小学时对方程的理解,巩固方程的概念。给出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代数式、不等式的具体事例,让学生推断,辨别方程的真面貌。总结出方程含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1)含有未知数,(2)是等式。练习:1、下列各式是方程的是( )A.3 x−2 B.7 y−5=2 C.a+b D.5-3=22、下列各式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x2−2x+1 B.x=1+ 1x C.y+3=x−4 D.y2 − y3 =1『问题研讨』 已知x2m−3+6=m是关于 x 的一元一次方程,试求代数式(m−3 )2009的值。『例题讲评』例 1、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1)某数的 2 倍与 3 的和等于 4; (2)用某数去除 14 得商 2,余数为 4;(3)某数增加 4 倍后得 20例 2、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有一次有位数学家问他:“尊敬的毕达哥位斯 ,请告诉我,有多少学生在你的学校里听你讲课?”毕达哥拉斯回答说:“一共有这么多学生在听课:其中12 在学习数学,14 学习音乐,17 沉默无言,此外还有三名妇女.”(只列方程不必解答)4.1 从问题到方程(1)——随堂练习评价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某商场上月的营业额是x 万元,本月比上月增长 15%,那么本月的营业额是( )A.(x +1)·15%万元 B.15%·x 万元 C.(1+15%)x 万元 D.(1+15%)2 x 万元 2.一队师生共 328 人,乘车外出旅行,已有校车可乘 64 人,假如租用客车,每辆可乘 44人,那么还要租用多少辆客车?假如设还要租x 辆客车,可列方程为( ) A.44x -328=64 B.44x +64=328 C.328+44x =64 D.328+64=44x 3.某学生从家到学校时,每小时行 5 千米;按原路返回家时,每小时行 4 千米,结果返回的时间比去学校的时间多花 10 分钟。设去学校所用时间为x 小时,则可列方程得( )A.5 x=4(x−16) B.5 x=4(x+ 16) C.5(x−16)=4 x D.5(x+ 16)=4 x二、填空题1.两个连续奇数的和为 12,设较小的奇数为x ,可得方程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