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1《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1 作者: 加入日期:05-10-29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目的 1.学习文中的一些实词,掌握虚词“以”的用法。 2.理解课文的层次和对比论证和手法。 3.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文言基础知识 1.字词解析① 注音释义 嗜(shì)学:喜爱学习。 俟(sì):等待 屣(xǐ):鞋子。 衾(qīn):被子。 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文中指香气。 裘葛(gé)之遗(wèi):裘(冬衣),葛(夏衣),遗(送)。② 词性活用 手自笔录(手──动手,名词用作动词。笔──用笔,名词作状语) 腰白玉之环(挂在腰间,名词用作动词。)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每天 名词作状语)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每年 名词作状语)③ 通假字 四支僵劲(“支”通“肢”)④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借”都是借的意思)2.句式解析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之”作宾语,动词后置。“之”代笔录的事。“弗怠之”就是“不懈怠抄书这件事”。)撰长书以(之)为贽(省略介词宾语,“之”代这封信。)岂他人之过哉(岂……哉?哪里是……呢?固定句式。)3.难句解析①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全句译作:有时遇到先达训斥,(自己的)脸色(就)更加尊敬,礼节(就)更加周到不敢(随便地)回一句话,等到先达兴奋了,就又去请教。②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全句译作:因为(我的)心中有足以欢乐的(读书)事,(我)不去理会嘴里吃的和身上穿的不如别人。③ 生以乡人子谒余。生,年青人。文中指马生,即马君则。乡人子,同乡人的子女(晚辈)。以,凭借。全句译作: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来拜见我。④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第一个“其”,代“他”(马生),第二个“其”代“他的”(马生的)。故,特意。全句译作:马生将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时,我特意讲述自己过去求学的艰苦来告诉他。内容主旨 全文共 3 个自然段。第 1 段写自己求学之难和用心之专。可分为 3 个层次。第一层“余幼时……余因得遍观群书”请幼时求书之难,虽难而得博览群书。第二层“既加冠……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讲成年后从师求教之难,这里有叩问之难跋涉之难,食宿之难;虽难而心中欢乐。第三层,最后一句话,总结说自己大体上就是这般艰难。第 2 段写当前的住在太学里的学生们的优越的学习条件。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今诸生学于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