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岁月如歌》有感:一辈子学做老师]读岁月如歌有感 一辈子学做老师 ——读《岁月如歌》有感 其乐轩听雨 2025 年岁末,我在余党绪和张广录老师的名师培训基地喜获良机,获赠于漪老师亲笔签名的手稿本《岁月如歌》这部书,并有幸与我一向敬重的于漪老师合影留念,真是人生一大幸事!感谢基地导师赐予的这次机会。 于漪老师已经 86 岁了,她衣着非常朴素,但精神矍铄,坚持站着作报告一个多小时,讲起话来铿锵有力。她在报告中的很多发言都掷地有声,体现着她思想的花火,显示着这位老人的智慧和见识。虽是耄耋老人,但她在思想上仍然追求与时俱进。在她面前你会时时感受到她身上所散发出的无穷的积极进取的力量! 捧回于老师《岁月如歌》的手稿本,我如获至宝,虽然以前也多多少少阅读过于老师的文字,但都遗憾于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品味。这一次,在捧回这部书的当晚我就如痴如醉地看起来。从文章的第一页开始,一篇一篇,就像面对着于漪老师慈爱的面容,在倾听这位长者的悉心教导一样,慢慢沉醉于于老师的文字,回到她的岁月,回到她的教育生涯,跟她一同品味岁月里的人生…… 首先,于老师是一位非常坚强的人。我敬重她,崇拜她,也源于这种了不起的个性。她在"文革"中遭受过无数次无情的打击、非人的精神折磨,她全部都忍受了下来。她用她宽广的胸怀消融了一切磨难,她用她的坚强告诉我们: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的磨难都是临时的,只要我们咬紧牙关,一定能够挺过难关,迎来人生的光明。 不仅如此,于老师的坚强还体现在她一生的教育生涯之中。她对教育的信念,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人生事业的追求,都无不体现她的坚强和执著。她从历史老师到语文老师,从班主任到年级组长,为了把乱班带好,把乱了的年级带好,她说破了嘴,跑断了腿,甚至把一些问题学生带回家进行教育,让这样的学生吃住在家,还给买衣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最终促成问题学生的转变,取得教育的成功!虽然这样的教育事例在我身上也发生过,但我远没有她的境界高,也没有持久的耐心,而且我面对非常棘手的问题学生也曾有过放手的想法。这一切和于老师比较起来,真感到汗颜啊! 于老师的坚强的信念还体现在她所上的两千多节公开课上,她根本就是用生命在歌唱。她自己的孩子得了败血症,她第二天照常上课,没有为家里的私事请过一次假、脱过一节课。是什么让于老师这样的大公无私?答案只有一个:是爱,是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