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篇阅读《非暴力沟通》有感汇编]读非暴力沟通有感 10 篇阅读《非暴力沟通》有感汇编非暴力沟通的根源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爱。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讲到人的需求是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非暴力沟通强调满足人的需求,而通过沟通满足的应该是爱和归属感以及尊重。假如没有对生命的爱和尊重,应该很难做到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因素分别是观察、描述、感受和请求。 观察是指认真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描述就是将观察到的事情描述出来,这一步说起来容易,但实际很难。因为我们很难在描述的时候没有批判和指责,并带上自己的价值观。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有很多例子都是用来区分单纯的描述事情和其他价值评判的区别。例如当我们说这个人太懒了,就属于评价,而改成这个人每天早上 12 点起床,就是对事情的客观描述。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摒弃先入为主的偏见,以及一些刻板印象,仅仅对我们观察到的事情进行描述。 然后是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此刻的感受是什么。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避开使用你这样做让我怎么样,而是改成你怎么样,我感到怎么样,比如你今晚不能来看我,我感到很难过,而不是因为您不来看我所以我很难过。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要清楚他人并不是造成我们难过的原因,而仅仅是因为我们的需求没有满足,才会难过。在表达感受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因为大脑中表达感受的词汇过少,而不能正确表达,这本书中列出了很多表达感受的词汇,比如兴奋、欣慰、心旷神怡等等。以助于我们在表达自己感受时使用。同时还要区分感受和想法,我们常常使用想法来代替感受,这也导致我们的沟通无法顺畅进行。比如我们喜爱说我觉得怎么样,这往往表达的是想法而不是感受,我觉得汤姆不负责任,这不是感受,而是想法。在我们的社会中,表达感受并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要求我们克制含蓄,感情不要外露,更遑论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了,对于中国人就更是如此。况且直白的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被视为是一种示弱,对于一些以坚强形象示人的人来说,这对他们简直就不可能。他们不同意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希望自己无坚不摧。殊不知,一个人在他人面前表现得过于强硬,完全没有负面情绪,反而会让人很不安,因为人无完人,大家更喜爱看到一个接地气的人,而不是一个很“装”的人。 最后一步是表达自己的请求。明确提出我们究竟需要别人做些什么。在实际生活中很容易看到,双方吵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