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五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谈五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 近几年来,数学问题提出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它被视为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中心。如,我国2025 年数学课程标准在问题解决的课程目标中强调学生要“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问题提出的重要性在 2025 年美国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中也有所提及。 鉴于数学问题提出在数学课程与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数学问题提出的相关讨论。例如,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水平的调查讨论表明,中国中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还有待于提高。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关系的调查讨论,揭示了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数学问题提出能力评价的讨论认为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可以从提出数学问题的流畅性、变通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但是,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评价,从数学问题的流畅性、变通性和创新性 3 个方面是不全面的,既然数学问题的复杂程度也代表了一个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高低,因此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的复杂性也应是其数学问题提出能力高低的一个评价方面。同时,对于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数学问题提出观念之间关系的讨论还存在一定的空白。学者 Philippou 和 Nicolaou 对于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观念之间关系的讨论提供了一些启示。他们调查了塞浦路斯五年级和六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自我效能观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塞浦路斯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自我效能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是该讨论仅仅调查了学生的自我效能观念与数学问题提出能力之间的关系,没有涉及学生其他的问题提出观念。例如,学生对数学问题提出的重要性的认识,对数学问题提出的兴趣,以及对数学问题提出的教学形式的认识。同时,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是否能够被有效测量,将直接影响讨论者深化探究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观念之间的关系。因此,该讨论将首先界定数学问题提出和数学问题提出观念的概念,并构建了一套数学问题提出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该讨论调查了沈阳市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观念的情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数学问题提出是指,新数学问题的提出和已有数学问题的重新阐释,它可以发生于数学问题解决之前、之中和之后 。学生在数学问题提出的过程中经历信息的理解,信息的转换,信息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