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开放性的数学课堂教学_ --------------------------------------- 伴随着新课程新理念的不断改革、进展、更新,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更加丰富多彩,数学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开放。如何实施有效的开放性、创新性课堂教学,丰富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这是当前课改讨论的一个重点。 一、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开放 1 建立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实现师生对等沟通。新课标指出:老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加者。教学中老师要做到用亲切、平等、商量的口吻与学生进行情感上和学习上的沟通,改变生硬的提问方式,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对话,比如“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想的?”“你发现了什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来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敞快乐扉和老师一起去探究、去发现。 2 应允许学生表达不同的意见,实现课堂发言民主化、广泛化,解题思维多样化。传统教学中,老师问学生答是常用的形式: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一个学生答不上来再问一个,答对了,就算全班都懂了。其实这样的一问一答并不意味着所有学生都懂了,也不意味着这就是唯一答案,因为大部分学生都还没有发言的机会,纵然有不同的想法也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只好放弃了。这种强制性、封闭性的教学限制了学生个性的进展。所以,我们 在 教 学 中 要 尽 量 减 少 整 齐 划 一 的 要 求 , 对 同 一 个 问 题 注 意 用 “ 谁 还 想 说”,“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等话语,鼓舞学生大胆发表独立的见解,勇于创新。曾听过一节分数应用题教学课,老师让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一段略长 5000 米,修路小组已经修了 5 天,修了这段路的 1/5,根据这样计算,剩下的路还要几天才能修完?多数学生的解法是: 5000×1/5=1000( 米 ) , 1000÷5=200( 米 ) , 5000-1000=4000( 米 ) ,4000÷200=20(天)。老师没有满足于学生的常规性解题方法,而是继续追问:能不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这道題呢?学生得到老师的有效启发,又得出了以下击中解题方法: 解法一:1/5÷5=1/25,1-1/5=4/5,4/5÷1/25=20(天); 解法二:1-1/5=4/5,4/5÷1/5=4,5×4=20(天); 解法三:1÷1/5=5,5-1=4,5×4=20(天)。 当学生得到各种不同的算法后,老师安排了学生间的沟通活动,通过互相启发,理解每一种解法的算理,学生有机会展示个性,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