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两面性和应注意的问题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两面性和应注意的问题 摘 要: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应在充分了解谨慎性原则应用的根本目的、优点和缺点的基础上,更好地在会计工作中应用谨慎性原则,尤其注意谨慎性原则应用的适度性,以扬长避短,发挥其最大作用。就其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谨慎性;会计实务;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5)12-0109-02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是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体现了会计原则修订性惯例的要求。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确认、计量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 通常的处理原则是,应估计可能产生的损失,但不估计可能产生的收益和过高估量资产的价值。也就是说,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企业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量到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要求会计人员对某些会计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谨慎性原则运用体现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包括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各个方面。但是,在所有会计原则中,谨慎性原则是最具有争议性的。 一、谨慎性原则的两面性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谨慎性原则的优点 企业运用谨慎性原则,通过适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理确认费用、谨慎确认收入,挤干资产中的“水分”,夯实利润确定基础,使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稳健。实施谨慎性原则的好处主要体现在: 1.从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来看,扩大谨慎性原则的使用范围,考核经营者真实的经营业绩,评价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利于进一步挤去资产和利润中的水分,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企业作出准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小股东的利益。企业生产经营面临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实行稳健会计有利于企业增强抵御经营风险能力,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可避开地会遇到风险,比如金融风波,债务人的死亡、破产,固定资产因技术进步而提前报废,恶性竞争等情况。 2.企业经营存在潜在的风险,实施谨慎原则,对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量,就能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化解风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