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数学课前预习,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预习就是指导学生在课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学准备。各门课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因而预习方法也不尽相同。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老师要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教给学生合适的预习方法,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进而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避开他们因为新课听不太懂而挫伤学习积极性,从而严重影响学习成绩,也不利用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主要探讨课前预习对学生的积极作用。 一、通过预习可以达到温故知新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预习,可以发现在即将学习的内容中需要用到哪些已经学习的知识,这些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掌握是否牢靠、理解是否透彻就成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的基础。 如,在学习七年级数学中的《有理数的加减法》时,这部分内容就需要用到加法的交换律和乘法的分配律等内容,学习在学习之前可以在这些内容有些已经忘记了,通过预习就可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为有理数的加减法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假如这些内容都等老师在课堂中进行复习,那么上课的时间被白白浪费,花了时间也没有效果。而预习,就可以避开这种被动局面的出现,使学生提前发现不足之处,从而加以解决。 二、通过预习可以找到课堂中的听课重点 一堂课 45 分钟,要想学生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老师的讲课几乎是不可能的,一节课中总有一些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分分散一点。怎样让学生在注意力在需要高度集中的时候能高度集中呢?也就是如何把握住课堂中的听课重点呢?这就可以通过预习来加以解决,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可以把一些简单的知识加以解决掉,那么在预习中学生感到迷惑的、不甚理解的内容就是需要在课堂中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听课的重点。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时,通过学生的预习可以基本上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过程和基本方法。但一元二次方程的运用就是一个学生比较容易忽略的地方,这其实也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重点。在讲课时,老师就可以通过以下几题来加以巩固这一点。 (1)方程 3x2-5x+a=0 的一根大于-2 而小于 0,另一根大于 1 而小于 3。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2)方程 2mx2-4mx+3(m-1)=0 有两个实数根,确定实数m 的范围。 (3)方程 x2+(m-2)x+5-m=0 的两根都大于 2,确定实数m 的范围。 (4)已知三角形两边长 a、b 是方程 2x2-mx+2=0 的两根,且 c 边长为 8,求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