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沉迷,青少年网络“防火墙”还不够硬核防沉迷,青少年网络“防火墙”还不够硬核 精致细腻的游戏画面、层出不穷的关卡设计、令人捧腹的爆笑视频……即便是成年人,沉迷网络娱乐中无法自拔者也不在少数,更何况是未成年的孩子。 近年来,青少年沉迷网络、打赏主播或充值游戏花光家里存款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令人痛心。去年六一儿童节前,国内几乎所有主流短视频、网络视频播放平台都上线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青少年模式一时间荣登“热点榜”。 然而,这一旨在阻断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防火墙”,在现实中似乎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处境尴尬。江苏省消保委近日发布的报告明确指出,部分直播平台青少年模式与一般模式无差异,形同虚设; 其他被抽查平台则可以通过输入密码等手段,延长青少年模式下软件的使用时限,更有两个直播平台在充值协议中注明,对未成年用户使用充值服务,平台不承担一切责任。 “魔高一丈” 繞过青少年模式另有途径 上线青少年模式的初衷,是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并杜绝以此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社会问题。不仅仅在我国,20XX 年青少年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热点据英国媒体报道,该国的网络新规规定,18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将不能在几家主要社交媒体上给喜爱的帖子点赞。 据公开报道资料显示,我国视频平台的青少年模式以限制每日时长、使用时间段,禁止打赏充值、只能观看符合青少年审美的视频为主。 但上线近一年之后,青少年模式意外地带火了另一组关键词:如何绕开青少年模式。只需要在搜索引擎上输入网站+绕开青少年模式的关键词,具体的操作方法及流程一目了然。以某短视频平台为例,进入该平台青少年模式后,系统提示每日只能使用 40 分钟,且无法使用同城、点赞等功能,推举视频的列表也以科普、古典文学、艺术教学等内容为主,打赏、充值等功能也无法使用。 看似完美的青少年模式,破解的办法却也非常简单:删掉 APP 重新下载即可。记者随即根据检索到的资料中提及的办法进行删除、重装操作,果然轻而易举地绕过了青少年模式,并依旧可以正常观看所有视频、直播内容。 像这样的破解“攻略”,在互联网上可以说俯拾皆是。而绕过游戏公司的防沉迷、身份认证机制同样容易。“游戏公司的身份认证一般通过身份认证服务商完成,但问题是许多公司没有办法推断手机是否掌握在未成年人还是家长手中。”资深游戏工程师张同江说,“假如孩子拿着家长的手机,用第三方软件登录游戏,很容易就可以绕过反沉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