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神秘一、原子的结构1、原子是可分的:①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即原子不能再破裂,它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1897 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发现电子。③192025,卢瑟福的 α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核结构理论。2、卢瑟福实验:现象推论①绝大多数 α 粒子可以穿过金箔,且运动方向不变。原子中存在较大空间。②少数 α 粒子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原子核带正电。③很少数 α 粒子被原路反弹回来。原子核体积小,但质量大。3、原子核是可分的: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可继续再分,原子核分为质子和中子。原子一般由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粒子构成,它们分别带有不同电性。4、原子的结构:原子(不带电)原子核(带正电)体积小,质量大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体积大,质量小5、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6 注意:① 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中,一定有质子,但不是所有的原子核都有中子。例:一种氢原子,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② 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同种元素的原子有很多种,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但是中子数不同。例:氢原子有三种,碳原子也有三种,其结构如图:氢原子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氕101氘111氚121碳原子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碳—12666碳—13676碳—14686③ 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核电荷数不同)。因此决定原子种类的粒子是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种类原子的本质区别二、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原子、离子:① 图示联系:②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单质带“钅”特别:金(Au)、汞(Hg)。固态非金属单质带“石”例:碳(C)、硫(S)、硅(Si)等。稀有气体惰性气体例:氦(He)、氖(Ne)、氩(Ar)等。2、注意:① 分子与原子大小比较: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但不一定比其它原子大。② 分子与原子本质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③ 微粒的基本性质:微粒体积质量小;微粒在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三、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式:相对原子质量= 2、简朴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注意:① 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一般不写。② 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实际质量。四、原子结构示意图1、画法与含义:2、核外电子排布特点与原子性质的关系:原子类别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性质金属原子一般<4 个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较易发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