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城市地理学与区域规划》课程论文城市公园对比研究学位论文

《城市地理学与区域规划》课程论文城市公园对比研究学位论文_第1页
1/33
《城市地理学与区域规划》课程论文城市公园对比研究学位论文_第2页
2/33
《城市地理学与区域规划》课程论文城市公园对比研究学位论文_第3页
3/33
《城市地理学与区域规划》课程论文城市公园对比讨论 ——广州 vs 台北 摘 要处于完全不同制度下的两个城市(广州和台北),在城市公园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基于此,论文从城市公园的背景起源入手,再到总体特征、产权及管理方式,将广州和台北进行全方面对比,突出两者的异同之处,并分别举出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对比。最后是两地在城市公园的规划理念和进展方向上的对比,并试图对此做出评价。关键词:城市公园;广州;台北;对比 第一章 现代公园进展历程对比1.1 广州公园进展历程根据广州历年建成公园绿地面积计算年平均增长率,再结合年平均增长率变化趋势以及社会进展背景,得到各阶段公园绿地面积平均增长率变化。自 1918 年以来广州城市公园进展共经历了七个进展阶段,分别为:①1918 年以前的晚清萌芽期;②1918——1935 年的民国快速成长期;③1936——1949 年的战乱毁坏减少期;④1950——1959 年的新中国成立初恢复增长期;⑤1960——1978 年的自然灾害和“文革”停滞期;⑥1979——1999 年的改革开放二十年不稳定增长期;⑦21 世纪以来持续增长期。1.1.1 晚清萌芽期(1918 年以前)广州园林建设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 2100 多年前的南越王宫苑,但真正具有现代公共园林意义的公园历史则不过一百年左右。学界对广州首个公园主要有两种说法:① 始建于晚清光绪年间(1906 年),在广州黄埔长洲岛建成黄埔公园,现仅存遗迹图。②始建于民国 7 年(1918年),由孙中山倡议于 1921 年建成,当时称广州第一公园,后更名为中央公园,现改名为人民公园。不过,公园一词作为西方“舶来品”,在广州第一个建立的具有向“公众开放的花园”含义的应该是半殖民地时期沙面租界内的沙面公园。1.1.2 民国快速成长期(1918——1935 年)出现向公众开放的、真正意义的公园,其个数和规模迅速增加,同期居全国之首。公园开始成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不再是个别行为。公园的建设大多依托现有条件,筹资方式、公园类型及功能开始变得多样化。1918—1935 年广州城市公园一览表数据来源:广州统计局1.1.3 战乱毁坏减少期(1936--1949 年)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影响,不但 1933 年制定的广州公园建设计划未能实施,建好的公园也遭到战争不同程度的毁坏。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时,广州只有观音山(越秀)公园、永汉(儿童)公园、中央公园、黄花岗公园、东山公园和净慧公园等几个城市公园,总面积约32.6hm²,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约 0.3㎡。1.1.4 新中国成立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城市地理学与区域规划》课程论文城市公园对比研究学位论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