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芦花鞋▶教学目标1.认识“搓、葵”等 7 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列出每部分的小标题。2.运用学过的方法自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纯美的文字风格。3.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引起阅读期待。▶教学重难点运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纯美的文字风格。▶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生字较少,学生都能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己掌握,不用花费很多时间进行指导。2.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围绕文中感人的情节,通过阅读体验沟通,走近人物,感受他们的苦难,感受他们的幸福,形成阅读期待,培育阅读兴趣。3.表达运用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词、句、章节,把握细节并能从细节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语言的魅力,使学生能结合课文产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阅读的欢乐。▶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歌谣导入。(1)师导入: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首歌谣,请大家认真倾听。(2)播放音频,同时出示歌词。南山脚下一缸油,树头挂网枉求虾,姑嫂两个赌梳头。泥里无金空拨沙。姑娘梳成盘龙髻,刺槐树里栽枸橘,嫂嫂梳成羊兰头。几时开得牡丹花?(3)师:多么有意思的歌谣啊!这两首歌谣是老师从一对兄妹那儿学来的,这对兄妹是谁呢?答案就在这本书里。(课件出示《青铜葵花》这本书)(4)生齐读书名。2.了解概括。(1)简介作者。(出示课件)(2)简介主要内容。师述:一次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以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12 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苇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3)简介人物。① 师引导:从文章的主要内容来看,你认为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是谁?② 示例:青铜和葵花。③ 走近青铜。a.出示课件。(播放音频)课件出示:故事发生在大麦地,青铜一家就生活在大麦地村,那里有一条宽宽的河,有成片成片的芦苇荡。在青铜五岁那年的一个深秋的夜晚,芦苇荡一片火海,大火过后,大麦地成了一片凄惨的黑色。青铜虽然在家人的呵护下逃离了火海,然而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本说话流利的青铜一夜之间竟成了一个听得见别人说话,却再也说不出话来的哑巴……b.师指名读。c.师引导:同学们,变成哑巴对于青铜来说,意味着什么?(生沟通)d.师小结:苦难降临在青铜身上,从此,他失去了语言,失去了朋友,失去了欢乐……④ 走近葵花。a.出示课件。(播放音频)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