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乙烯裂解废碱液化学沉淀再生解决讨论3.1 引言乙烯裂解废碱液通过苛化再生解决后,使其中 90%以上的碳酸钠转化成了氢氧化钠,废碱液 NaOH 浓度含量在 125gNa2O/L 以上,达成了回用的指标。但由于硫化钠的存在,回用时硫化钠产生积累,当积累到一定浓度时,不仅影响再生碱液的苛化效果,还会影响到对酸性气体的吸取。所以有必要去除废碱液中的硫化物。硫化物的去除虽然有多种方法,但由于废碱液的回用,规定必须在不破坏废碱液现有碱度的情况下去除硫化物。只有沉淀法或氧化法才能满足这一规定,而氧化法仅合用于硫化物浓度在 3500mg/L 以下的情形。根据裂解原料的不同,装置排放废碱液中硫化物的浓度也不相同,有的装置排放在浓度在 3000mg/L 左右,而有的装置却在 4000mg/L 以上,甚至达成 12025mg/L 以上,本章讨论沉淀法对乙稀裂解废碱液中硫化物的去除。3.2 实验工艺流程一方面对乙烯裂解废碱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沉淀剂,在一定的温度下用恒温磁力搅拌器搅拌来进行沉淀反映,反映一段时间澄清后测量 S2-的含量。将反映沉淀滤渣在自动程序升温炉中灼烧,得到再生沉淀剂,之后在实验室模Na2S2O5 吸取苛化后废碱液沉淀剂反映过滤灼烧空气再生沉淀剂 再生碱液Na2CO3 CO2SO2拟沉淀滤渣灼烧产生的 SO2气体,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来吸取 SO2气体,生产焦亚硫酸钠。实验工艺流程见图 3-1。图 3-1 沉淀法解决废碱液工艺流程Fig. 3-1 Flow diagram of caustic spent treatment by sedimentation process3.3 废碱液中硫化物的化学沉淀解决工艺讨论3.3.1 沉淀剂的选择和实验方法采纳化学沉淀法解决碱液中硫化物的关键一方面是沉淀剂的筛选,这就规定所选定的沉淀剂能与硫化物生成的沉淀物的溶度积较小,并且沉淀剂对碱液回用和进一步解决无影响。本实验解决的对象虽然是废碱液,废碱呈强碱性,但大多数的金属硫化物的溶解度一般比其氢氧化物要小的多。根据金属硫化物溶度积的大小,实验选定了氧化锌、三氧化二铁和氧化铜三种氧化物作为沉淀剂进行了沉淀再生实验。实验样品取自某石油化工厂,经苛化后碱液组成为:Na2S:3000-4500mg/L (以 S2-计),NaOH 浓度为 80-95gNa2O/L;反映温度为 20℃(有特别说明的除外);搅拌速率以烧杯底部没有固体沉积为准,约 200 rpm;沉淀反映时间为 30min(有特别说明的除外);澄清时间为 120min;CuO:Na2S (mol/mol) = 1.4。沉淀实验是在一系列容积为 300mL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