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中医住院医师 法律规范化培训 技能操作培训资料 目录: 一、穴位贴敷操作规程 二、针刺四缝穴技术操作规程 三、捏脊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四、物理降温技术操作规程 五、超声雾化吸入技术操作规程 六、小儿液体疗法得原则 七、儿科药物剂量计算方法 一、穴位贴敷操作规程 【目得】 穴位帖敷就是将药物敷布于患处或穴位得治疗方法。使用时将所需药物研成粉加适量赋型剂制成糊状敷贴患处。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适用于咳嗽、肺炎喘嗽、发热、便秘、厌食等病。 gIXOAJ8。1OjpYNJ。【用物准备】 治疗盘、药物、药勺、油膏刀、穴位敷贴贴纸、胶布或绷带。 常用药物:咳喘贴 1、2 号、发热贴、便秘贴、厌食贴。 【操作程序】 0LmsAbB。YIxIzBB。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患处,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3、 需临时调制药物时,将药末倒入碗内,将调与剂调制成糊状。 4、 观察原敷料得创面情况及敷药效果。 wjjjJxO。1XCgxAR。5、 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得穴位敷贴贴纸,用油膏刀将所需药物均匀地平摊于穴位敷贴贴纸上,厚薄适中。 p7CnvGF。9ytStPF。6、 将摊好药物得棉纸四周反折后敷于患处,以免药物受热溢出污染衣被,加盖敷料或棉垫,以胶布或绷带固定。 S0DM3Op。z9yanu7。7、 敷药后,注意观察局部情况,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配合处理。 8、 协助衣着,整理床单位。 9、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皮肤过敏者禁用。 2、 敷药得摊制厚薄要均匀,太薄药力不够,效果差;太厚则浪费药物,且受热后易溢出污染衣被。 3、 宜现配现用或冷藏保存。 二、针刺四缝穴技术操作规程 【目得】 四缝为经外奇穴,与三焦、命门、肝与小肠有内在联系,还可以平肝泻心、理脾与胃作用针之可调整三焦,燥湿驱虫,理脾生精。古医家有专用本法治疗小儿疳证。 WYKwon6。a6TmQwM。【用物准备】 治疗盘、三棱针、0、5%碘伏、棉签、弯盘等。 【穴位定位】 四缝穴就是经外奇穴,在手指食、中、无名、小 4 个指头得第一、二指节横纹中,通于大肠、心包、三焦、心、小肠 5 个经。 【操作方法】 zUYZ4Hq。J71whJe。1、选用三棱针(或圆利针、缝衣针),先予高压消毒,或用 75%酒精浸泡 30 分钟,或煮沸20 分钟消毒,取出置于消毒盒内备用。 K6mYEOq。jRXcdFK。2、洗净患儿手掌,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