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河流域半干旱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讨论1 项目概况马家台流域隶属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安远镇,地理位置东经102°50′,北纬 37°18′,海拔 2880~3560 米之间,流域形状呈带状形,流域面积 16.5km2,是甘肃省内陆河水系石羊河流域一级支流,属于典型的青藏高原冷凉干旱山区,主要的土壤侵蚀类型为水力侵蚀。1.1 讨论的目的和意义土壤侵蚀(soil erosion)是世界上各国政府和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水土流失及其导致的土地退化和泥沙等问题是全球性的严重环境和灾害问题,并且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和进展构成了威胁。中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和水土流失大国,也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种类型的侵蚀遍及全国,而且强度高,成因复杂,危害极大。据水利部遥感中心 1990 年全国范围的土壤侵蚀调查全国轻度以上侵蚀的水蚀面积达 179 万 km2、风蚀面积达到 188 万km2、融冻侵蚀面积达到 125 万 km2、总计轻度以上侵蚀面积达到了492 万 km2、合 51%的国土面积需要治理。据统计,新中国成立的初期,全国水土流失(水力侵蚀)面积 153万 km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水土保持,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这项工作,截止 1995 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67 万 km2。但是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人们索取自然资源的强度日益增加,乱砍滥伐林木,草原过牧,陡坡开荒、毁林毁草开荒以及开发建设中乱开乱挖乱倒废弃物等导致水土流失愈演愈烈 。水土流失总的趋势是在进展的,认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存在“边治理,边破坏”,有些地方甚至破坏大于治理的现象。水土流失使得大量土地贫瘠、荒芜,许多江河湖塘的行洪、蓄洪能力骤降。严重的水土流失失己经成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地区间协调进展的制约因素。因此,讨论土壤侵蚀的成因规律,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其意义深远而重大。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甘肃省中部,位于青藏、黄土、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处,地理位置特别,自然环境独特,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该流域属内陆河水系石羊河流域的一级支流,是典型的冷凉半旱山区。天祝藏族自治县国土总面积 7194km2,其中耕地面积 5.569 万 hm2(坡耕地占总面积的 65%),草原面积46.25 万 hm2,森林覆盖面积 17.03 万 hm2(乔灌),工矿企业、居民等用地 1.613 万 hm2,未利用地 1.478 万 hm2。依据甘肃省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主要有两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