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项目概要1.1 项目背景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水资源短缺、水利设施薄弱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进展的突出矛盾。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进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必须着力消除水利的瓶颈制约;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进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党中央把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并明确提出,要统筹安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各类建设资金,集中连片推动农村土地整治,实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大规模开展中低产田改造,提高高标准农田比重。回良玉副总理指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和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而言,必须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农业进展的战略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物质基础。2025 年 4 月 8 日,国务院第 56 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全国新增 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25-2025 年)》提出,到 2025 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 11000 亿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 1000 亿斤;并明确要求,为实现增产目标,要实行六大措施,即重点从改造中低产田、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重大技术措施、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加大病虫害防控等 6 个方面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农业综合开发肩负着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责任,承担着中低产田改造的主要任务。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 XX 经济社会进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转变生产方式、大力进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北部引黄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南部黄土丘陵生态农业示范区。北部引黄灌区在制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枸杞、牛羊肉、奶牛、设施蔬菜、酿酒葡萄等优势产业。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北部中低产田和低洼盐碱地改造、特色经果林产业带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抗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了仔细落实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关于“两个聚焦”和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精神,落实好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解决好三农问题,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积极进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实现农业增效和职工增收,加快职工致富步伐,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一种有效手段,是进展农业、繁荣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