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度 ⑴ 温度就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得物理量。 ⑵ 常见得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得性质。 ⑶ 规定:把大气压为 1、01×10^5 时冰水混合物得温度规定为 0 度,沸水得温度规定为 100 度,在 0 度到 100 度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称为 1 摄氏度,表示为 1℃。 ⑷ 温度计得测量范围:35℃——42℃。 ⑸ 温度得国际单位就是:开尔文(K),单位就是摄氏度(℃)。 2、熔化 ⑴ 熔化:物质用固态变为液态得过程,叫做熔化。 ⑵ 熔化得过程中吸热。 ⑶ 常见得晶体就是:海波、冰、食盐与各种金属。 ⑷ 常见得非晶体就是:蜂蜡、松青、沥青、玻璃。 ⑸ 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⑹ 同一晶体,熔点与凝固点相同。 ⑺ 熔化现象: ① 医生有时要对发高烧得病人做“冷敷”治疗,用胶袋装着质量相等得 0℃得水或 0℃得冰对病人进行冷敷,哪一种效果好些?为什么? 答:用 0℃得冰效果好,因为 0℃得冰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比 0℃得水多一个吸热得过程,可吸收更多得热量。 3、凝固 ⑴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得过程,叫做凝固。 ⑵ 凝固得过程中放热。 ⑶ 晶体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⑷ 凝固现象: ① 寒冷得地方,冬天贮藏蔬菜得菜窖里常放几大桶水,这就是为什么? 答:因为水在凝固时放出大量得热,可以加热窖内得空气,就是菜窖内得空气温度不致降得太低,而把蔬菜冻坏。 ② 在寒冷得冬天,用手去摸室外得金属,有时会发生粘手得现象,好像金属表面有一层胶,而在同样得环境下,用手去摸木头,却不会发生粘手现象,这就是为什么? 答:在寒冷得冬天,室外金属得温度很低,若手上比较潮湿,此时去摸金属,手上水分得热很快传递给金属,水温急剧下降,很快降到 0℃而凝固,在手与金属之间形成极薄得一层冰,从而降手粘在金属上。而在同样得条件下用手去摸木头,则不会发生上述情况。当手接触木头时,虽然木头也要从手上吸热,但因木头就是热得不良导体,吸收得热不会迅速传到木头得其她部分,手得温度不会明显降低,所以手上得水分就不会凝固了。 4、汽化 ⑴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得过程,叫做汽化。 ⑵ 汽化得两种方式:① 蒸发 ②沸腾 ⑶ 蒸发:蒸发就是在液体表面上进行得汽化现象。 它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⑷ 影响蒸发快慢得因素: 液体得表面越大,蒸发越快;液体得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得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⑸ 沸腾:沸腾就是一种在液体表面与内部同时进行得剧烈得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