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和进展 摘 要: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远动技术的进展,为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及其支撑平台的进展提供了条件。本文总结了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的进展过程及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在山西省电力系统近 10 年来的应用情况,提出了以JAVA 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广义平台的概念,介绍了新一代的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展望。 关键词:县级电网 调度自动化 应用 进展 JAVA 技术 1 进展过程 20 世纪 70 年代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基于专用计算机和专用操作系统 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称为第一代;80 年代是基于通用计算机(VAX 系列/VMS 或 PC/DOS)的EMS(能量管理系统),称为第二代;90 年代则是基于 RISC/UNIX(或 PC/Windows)的开放分布式 EMS/DMS(能量管理/配电管理系统),称为第三代。毫无疑问,每前进一步都与计算机及其操作系统的升级有着紧密联系,但每一代的进步都有其各自的目标。可以这样说:第一代解决了调度员"一双眼睛"问题,也就是说调度员可以借助调度自动化工具对电网运行监视和猎取一般的现象及信息;第二代解决了调度员"一双手"的问题,便于调度员对电网的一般性控制和猎取安全经济运行的决策依据;第三代解决了调度员"一个大脑"问题,系统通过高级应用软件的快速计算和实时智能分析,帮助调度员对电网深层把握,及时处理电网可能发生的潜在问题,提供电网改造、扩展的技术依据。那么,山西省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最初进展走了一条什么路呢?首先我们本着先进、有用、可靠的原则同生产厂家、科研院校等单位合作,摸索出一套适合我省农网系统实际情况的技术进展方向。由于当时的计算机进展水平和合作单位的技术水平有限,其中成功运用的自动化系统也存在不少明显缺陷。我们以抓县调自动化系统有用化为龙头,调集省内各地市专业人员集中对已完工的系统进行技术测试、评价,与研制单位一起解决了许多系统中存在的缺陷。90 年代初投运的怀仁、永济两个县调系统,虽然系统配置简单,分站采纳的是 8 位单片 8085CPU 的RTU,主站采纳以 80286 个人微型计算机为主的三合一单机系统,但这两套系统运行指标完全满足部颁有用化要求。怀仁、永济县调自动化系统的有用化,为我省实现县调自动化做出了样板,同时也培育了一批精通专业、有责任心的专业人员。为以后我省县调自动化的快速进展奠定了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展,调度自动化设备的技术水平也进入了快速进展阶段,我们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