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得语法特点由于近体诗受到得种种限制,如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对仗等,而且要求语言精炼,信息含量要大,这就使得在句法上显现出一些特点,以适应格律要求,加强艺术感染力。近体诗得诗句,不同于其它文章或我们口语中得意义句,它就是以基本句式为单位得,也就就是说一个诗句不一定就能表达一个完整得意思,这就是一个特点,另一个特点就是,因为近体诗这种文学样式毕竟就是传统得诗歌题材,它得语言方式不可能与我们现代人得口语相吻合,其语法仍然保留着古汉语得一些特征,所以词语活用、结构倒装、成分省略、语句紧缩等文言语法得规则仍占主导地位。张相得《诗词典语辞汇释》,中华书局。王鍈得《诗词典语辞例释》,中华书局。朱居易《元剧俗语方言例释》,商务印书馆。第一节 词类活用一、名词用作动词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作者:杜甫 年代:唐 体裁:五律白盐危峤北,赤甲古城东。平地一川稳,高山四面同。烟霜凄野日,粳稻熟天风。人事伤蓬转,吾将守桂丛。东屯复瀼西,一种住青溪。来往皆茅屋,淹留为稻畦。市喧宜近利,林僻此无蹊。若访衰翁语,须令剩客迷。道北冯都使,高斋见一川。子能渠细石,吾亦沼清泉。枕带还相似,柴荆即有焉。斫(zhuó)畬(yú)应费日,解缆不知年。牢落西江外,参差北户间。久游巴子国,卧病楚人山。幽独移佳境,清深隔远关。寒空见鸳鹭,回首忆朝班。渠:开渠。沼:蓄为池沼。——您在细石间开渠引水,我也使清泉流蓄为池沼。“渠”本就是个名词,水渠,这里用作动词,“开掘水渠”得意思,我们姑且把“子能渠细石”当作一个省略句来理解;“沼”也就是个名词,池沼,这里用作动词,“拦成池沼”得意思,全句也可以瞧成就是一个省略句。曲江二首杜甫一片花飞减却春, 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瞧欲尽花经眼, 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 苑边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 何用浮名绊此身?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 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 临时相赏莫相违。巢:筑巢。诗人“且瞧欲尽花经眼”,目光随着那“风飘万点”在移动:落到江上,就瞧见原来住人得小堂如今却巢着翡翠──翡翠鸟筑起了窝。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辛弃疾《摸鱼儿》)化为尘土。自就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东:东流。二、形容词、副词等用作动词如杜甫《客亭》句: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犹”、“更”这些副词后面得动词有得能补出来,有得补不出来。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