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大学生在校结婚问题的调查讨论一、导言2001 年 4 月 3 日,国家教育部发布了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高考报名考生不再有年龄和婚否的限制。于是,有人善意地猜想,既然高考报名不受年龄的限制,那么是否意味着适龄在校大学生可以结婚?同年 12 月,教育部表示,大学生可否结婚应由高校说了算,但前提是学校的规定不得与国家的法律发生冲突。2025 年 2 月 17 日,山东大学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在校学生结婚和申请生育管理的暂行规定》。此《规定》说:“符合法定婚龄的男女在校学生可按国家《婚姻登记条例》办理结婚登记手续。”2025 年 5 月 1 日,天津师范大学本科三年级的一名学生与天津大学的一博士在校隆重进行了婚礼。成为首位在校结婚的大学生。一时间各大高校纷纷表态,学生、家长、专家、学者评论不一,赞扬者比比皆是,责骂声也不绝于耳。“在校大学生能否结婚”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那么大学生对此事有何看法,有哪些因素影响他们对此的态度?在既有的讨论中,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1、对大学生婚恋观的讨论。众多的学者主要对当前大学生的婚姻两性观的特点、进展规律及其进展趋向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论述,也有一些实证讨论。比如张玲玲、杨超的《开放地区大学生婚姻两性观德调查——以广州中山大学为例》。 吴鲁平采纳文献讨论法对大学生的性观念作了比较详细的讨论,他认为“大学生中的性行为无疑都是游离于婚姻之外的,其中的人际性行为,尤其是性交,是违反校规的行为”,并从多个角度对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大学生性观念在改革开放之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引起了性行为的增多,而性行为的增多,又反过来影响性观念的变化。2、对大学生在校结婚的讨论。刘淑华、李翔宇主要从法律的角度对 1990年的《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关于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规定的违宪性和违法性以及当前给予在校大学生结婚自由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讨论。陆云卿对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禁止在校大学生结婚”规定的违法性和绝大多数高校继续“禁婚”的做法进行了质疑,并从宪法、法律(理)的依据和效力以及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开放的态度和现状进行分析,以肯定的态度论证了适龄在校大学生结婚的合法性和可行性。魏涛等人比较了 1990 年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与现行《婚姻法》,指出了这两个政策法规“在大学生这一特定人群能否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