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 论1.1.4 项目建设背景、意义和必要性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与进展的物质基础,是维持和进展社会经济、人类生活及物质文明的最基本因素,人们的各种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能源。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展,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尤其是近一百年来,产业革命后工业的大进展及全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人类对能源的消耗量急剧增长。人类目前使用主要化石能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种。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在 1971-2025 年的平均年增长率是2%,在 2001-2025 年为 3.7%,其中 2025-2025 年为 4.3%。增长率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亚太地区在 2001-2025 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 8.6%,特别是中国,在 2025-2025 年,达到了 15%。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管理综合分析及预测办公室(EIA)于2025 年 5 月 发 表 的 “ 2025 能 源 形 势 ” ( Energy Outlook 2025)(DOE/EIA-0484(2025))估量,世界能源消费量从2025 年到 2030 年估计将增加 57%。在燃料中,石油一直占有最大份额,2025 年占 38%。到 2030 年将降低为 34%。煤炭是消费量增长最快的燃料,在世界能源份额从 2025 年的 25%,只经过一年,2025 年就提高到 26%,估计 2030 年将增加到 28%。在这期间,发电用煤将占世界煤耗量的 2/3。世界工业用煤增长量中,中国将大约占 78%。到 2030 年,全世界消耗的一次能源要比 1990 年增加 120%。然而地球上化石燃料的蕴藏量是有限的,根据已探明的储量,全球石油可开采约 45 年,开然气约 61 年,煤炭约 230 年,铀约 71 年。据世界卫生组织估量,到 2060 年全球人口将达 100 亿-110 亿,假如到时所有人的能源消费量都达到今日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则地球上主要的 35 种矿物中,将有 1/3 在 40 年内消耗殆尽,包括所有的石油、天然气、煤(假设为 2 万亿吨)和铀。所以,世界化石燃料的供应正在面临严重短缺的危机局面。中国的经济正在高速进展,能源消耗量也在迅增加,估计中国到 2030 年一次能源消费的平均年增长率为 3.5%,居世界第一。虽然中国的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目前能源产量居世界第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的水平,一次能源的储量低于世界平均值,能源供应形势不容乐观。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的能源消费活动,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了环境污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沙漠化日益扩大等现象的出现,自然灾害...